网站首页
手机版

瓜子金

更新时间:2023-02-03 05:01:32作者:百科

瓜子金

概况

异名:金锁匙、神砂草、地藤草(《植物名实图考》),远志草(《分类草药性》),小远志、通性草(《中国药用植物志》),产后草(《江苏药材志》),歼疟草、散血丹(《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小叶地丁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地丁、金牛草(《贵州民间方药集》)。

基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的全草和根。

原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瓜子金江西湖南多之。高四、五寸,长根短茎,数茎为丛,叶如瓜子而长,唯有直纹一线,叶间开小圆紫花,中有紫蕊。气味甘。俚医用以为破血起伤、通关、止痛之药、多畜之。”《中国药用植物志》和《新华本草纲要》均有考证,认为历代沿用的瓜子金即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圆柱形,褐色,有纵横皱纹和结节。茎多数丛生,斜升或近于直立,基部木质化,通常不分枝,被灰褐色细柔毛。叶柄短,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5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网脉在两面均明显,且具细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与叶对生,最上的一个花序不超过茎顶;花紫色或淡紫色;萼片5,不等大,前面一萼片卵状披针形,呈囊状,内面2片较大,呈花瓣状,椭圆形;花瓣3,中下部连合,中间一片较大,呈龙骨瓣状,背面顶端具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连合成鞘;子房上位,倒卵形,扁平;花柱2裂,不等长。蒴果广卵形,扁平,先端微凹,直径约5mm,边缘具膜质宽翅,基部有宿存花萼。种子卵形,密被灰白色细绒毛。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5册图230)

生境与分布:多生于海拔80~2100m的荒坡草丛或路边。分布于华北、华东、东北、中南、西南及陕西。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春、夏、秋季采挖全株,清除泥砂,扎成小把,晒干或鲜用。药材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

鉴别

性状:根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褐色,有细纵纹和结节;质硬,断面黄白色。茎丛生,少分枝,长12~30cm,黄褐色,有的下部紫褐色,被细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5cm,宽0.5~1.5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至黄绿色,下部叶常紫褐色;革质。总状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低于茎端,花紫色。蒴果宽卵形而扁,直径约5mm,边缘具膜质宽翅,黄绿色,萼片宿存。种子扁卵形,棕褐色或黑色,密被细绒毛。气微,根味辛,叶微苦。以叶多、带根者为佳。

显微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平周壁具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个。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波状弯曲,平周壁具角质纹理,气孔极少。非腺毛单细胞,少数有2细胞,长66~206μm,常弯曲,外壁有疣状突起,顶端常具有一凸头。叶肉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20~33μm。(图见《中药志》.第4卷.第2版.图299)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短段,干燥。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根中含三萜皂甙、树脂、脂肪油[1]、远志醇四乙酸酯[2],地上部分含有4种新的皂甙,即瓜子金皂甙甲(瓜子金皂甙元-木糖-鼠李糖-葡萄糖甙)、瓜子金皂甙乙(28-0-[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瓜子金皂甙元)[4]。瓜子金皂甙元是一种新的五环三萜类衍生物,即(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羧酸)(1)[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9。
[2] 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91。
[3]植物学报 1986;28(2):196。
[4] 植物学报 1989;31(9):708。
[5] 药学学报 1983;18(4):266。

本文标签:瓜子金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曾青
下一篇:隔山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