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地龙

更新时间:2023-02-03 04:41:16作者:百科

地龙

概况

异名:珴蚓、蚕(《尔雅》),丘螟(《淮南子》),曲蟮(《小品方》),土龙(《别录》),地龙子(《药性论》),朐、土蟺(《纲目》),虫蟮(《贵州民间方药集》),广地龙(《中药志》)。

基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等的全体。

原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秉氏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Michaelsen)。湖北环毛蚓Pheretima hupeiensis(Mihaelsen)。秉前环毛蚓Pheretima carnosa(Goto et Hatui)。背暗异唇蚓Allolobophore caliginose trapezoides Ant(Duges)

历史:本品原名“白颈蚯蚓”,《本经》列为中品,《纲目》列于虫部湿生类。现市售品分为地龙与土地龙两种。广地龙的原动物为参环毛蚓;土地龙种类不一。但以背暗异蚓为多见。

形态:参环毛蚓全体圆柱形,长11~38cm,宽5~12mm,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即口前叶;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背孔自11~12节开始,背部灰紫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环带占第14~16 3节,其上无背孔和刚毛,在环常以前各节刚毛圈粗而硬,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仅有1个。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外缘有皮褶,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第6-9各节之间无隔膜,附近常有乳头突,受精囊球形,管短,盲管亦短,6弯曲数转,为纳精囊。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潮湿松泥土中。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分布于中国各地。

背暗异唇蚓与参环毛蚓的区别为全体长10~27cm,宽3~6mm,体节数118~170。背孔自8~9节开始,颜色灰褐色,环带色棕红,马鞍形,在第26~34节上(30~33节上腹面两侧各有1条纵隆起)。每节4对刚毛,雄生殖孔1对,7较大,横列状,在第15节。雌生殖孔在第14节,受精囊孔两对,小而圆,其管极短,位于9~10、10~11节间。

生药

采集:夏秋两季捕捉。捉到后伴以稻草灰。用湿水稍泡,去掉体外粘液,从腹面剖开,除去内脏,洗净,晒干或焙干。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鉴别

性状:药材呈扁片状,扭曲不直,长10~20cm,宽1~2cm,除首尾两端外,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棕褐色,口及肛门可见。环带明显,习称“白颈”。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两侧,呈小突起伏,质脆、易折断。气腥,味微咸。以条大,肉厚者为佳。

显微 参环毛蚓粉末:淡灰色或灰黄色,气腥,味微咸。 ①斜纹肌纤维大多弯曲或平直,直径4~66μm,边缘常不平整,有的局部膨大,明暗相间纹理不明显。 ②表皮黄色或黄棕色,细胞界限不明显,布有暗棕色色素颗粒,散在或聚集成条状,网状。 ③刚毛少见,淡棕色或黄棕色,中部直径34~63m,先端多钝圆,有的表面可见纵裂纹,偶见毛小皮样纹理。(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677)

理化:①参环毛蚓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10g,加100ml蒸馏水于60℃搅拌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0ml,加20ml无水醇,滤去沉淀,滤液再减压浓缩至10ml,用1ml/L盐酸调pH2.5,过724树脂,水洗脱,收集248nm光吸收部分,再过DEAE纤维素柱,下柱液减压浓缩至干,加0.1mool/L盐酸5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水饱和液为展开剂,以次黄嘌呤为对照,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鉴别》图503-1) 2)取样品适量粉末,加水煎煮2次,滤液浓缩至糖浆状,加乙醇至60%,冷冻一夜,取上清液同收乙醇至小体积,点于纤维素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 15)为展开剂,双向展开,展开后,用0.5%茚三酮醇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谱鉴别》图530-2) ②参环毛蚓的纸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适量,按①、2)项下方法制备点样液,点于层析滤纸,以正丁醇-醋酸-水(4 11)为展开剂Ⅰ、酚-水(31)为展开剂Ⅱ,双向展开,展开后,用0.5茚三酮醇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30-3) 2)取样品粉末适量,用冷水浸提(每1ml含生药100mg),浸提液点于25×3cm新华层析滤纸上,以正丁醇-95%乙醇-水乙酸-水(4∶1∶1.2)为展开剂,展开5~6小时,于105℃快速干燥,用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30-4)

加工炮制:酒地龙 取净地龙段,加入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棕色时,取出,放凉。每100kg地龙用黄酒12.5kg。

贮藏:干燥防潮。

化学性质

含蚯蚓解热碱(Lumbrofebrine)、蚯蚓素(Lumbritin)、蚯蚓毒素、多种氨基酸、6羟基嘌呤(Hypoxanthine)、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11。

本文标签:地龙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猪胰
下一篇: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