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裸花紫珠

更新时间:2023-02-03 04:33:39作者:百科

裸花紫珠

概况

异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大斑鸠米(《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裸花紫珠的带嫩枝的叶。

原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m.,又名白花茶(广东),贼佬药(广西)。

形态:灌木至小乔木,植株高3~4m。小枝、叶柄及花序均密生灰褐色分枝茸毛。老枝秃净,皮孔明显。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10~22cm,宽4~7cm,基部钝或稍呈圆形,边缘具疏齿,微波状或近全缘,顶端短渐尖至渐尖,表面深绿色,干后呈黑色,主脉被褐色星状毛,背面密生黄褐色茸毛、分枝毛及亮黄色腺点;侧脉12~17对;聚伞花序腋生,开展,宽8~13cm,6~9次分歧;花序梗长3~8cm,有线形或披针形苞片;花萼杯状,无毛,顶端平截或有不明显的4齿;花冠紫色或粉红色,无毛,长约2mm;雄蕊4,长于花冠2~3倍。果近球形,径约2mm,熟时呈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82页.图5117)

生境与分布:生于平地至海拔1200m的山坡、路旁、谷地、溪边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

化学性质

叶含缩合鞣质、黄酮、挥发油、糖;叶中止血有效成分为一种多糖,经酸水解后可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另一成分(可能为低聚糖醛酸)。

参考文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5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7。

本文标签:裸花紫珠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上一篇:石榴皮
下一篇:野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