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灯笼草

更新时间:2023-02-03 04:29:44作者:百科

灯笼草

概况

异名:爆卜草(《陆川本草》)、灯笼泡、鬼灯笼(《南宁市药物志》),水灯笼草(《广东中药Ⅱ》),打头泡、泡泡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物》)。

基源:为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的全草。酸浆属植物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5种、2变种。

原植物: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又名灯笼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90cm,具匍匐的根状茎。茎直立,少分枝.密生短柔毛。叶质较厚,叶片阔卵形或心脏形,长6~15cm,宽4~10cm,叶端短渐尖,叶基对称心脏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疏齿,上下表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cm,密生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5cm;花萼阔钟形,同花梗密生柔毛,裂片披针形,与筒部几等长;花冠阔钟形,黄色,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外表面生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丝及花药蓝紫色。浆果卵球形,径1~1.5cm,熟时黄色,具薄纸质宿萼,淡绿黄色,被柔毛。种子黄色,圆盘状。花期6~7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948页.1903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间、路旁、村边。中国南北各地野生或栽培。原产南美洲。

生药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性质

含灯笼苦味素(Withaperuvin)E,D,F,G,H及灯笼苦味素[1~5]、睡茄内酯S(Withanolide S)[6],近又分出一新的睡茄内酯(20S,22R,23R,-6α-Chloro-4β,5β,14α,17β,20,23-Hexahydroxy-1-oxowitha-2,24-dienol-ide)[7],以及酸浆内酯(Phvsalolactone)[8]、酸浆内酯C[9]、酸浆内酯B[10]、4β-羟基睡茄内酯E(4β-Hydroxywithanolide E)[8]、灯笼内酯(Perulactone)[11]、灯笼内酯B(Perulactone B)[12]及灯笼碱(Physaporuvine)[13]。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及芦丁[8]、2-甲基丁酸甲酯、2,5-二甲基-4-羟基-3(二氢)-呋喃及其4-甲氧基衍生物、4-辛内酯和5-辛内酯、β-紫罗酮(β-Ionone)、β-大马士革酮(β-Damascenone)、葡萄糖、呋糖及蔗糖[14]。叶含绿原酸[15]。果实含胡萝卜素[16]、抗坏血酸[17]、柠檬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18]。种子含反油酸(Elaidtc acid)、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Stearic acid)和花生酸等[19]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84;23(4):853。
[2] J Chem Res Synop 1983;6:152。
[3] Phytochemistry 1987;26(1):243。
[4]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9;10:628。
[5]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1;4:1029。
[6] India J Pharm Sc1 1978;40(5): 177。
[7] Chem Pharm Bull 1988;36(8):2897。
[8] J lndia Chem Soc 1984;61(2):171。
[9] J Nat Prod 1984;47(4):648。
[10] Chem Res Synop 1983;(5):120。
[11]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0;(12):2700。
[12] J Chem Res Synop 1982;(12):346。
[13] J Org Chem 1980;45(6):3265。
[14] Z Lebensm-unters Forsch 1989;188(2):122。
[15] CA 1948;42:4649a。
[16] CA 1963;59:9129a。
[17] CA 1958;52:2187f。
[18] CA 1939;33:10535。
[19] CA 1938;32:60869

本文标签:灯笼草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上一篇:水红花子
下一篇:血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