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竹红菌

更新时间:2023-02-03 03:59:49作者:百科

竹红菌

概况

基源:为肉座菌科肉座菌属真菌竹红菌的子座。

原植物: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B.et Br.)Sacc,又名竹小肉座菌、竹砂仁、竹果、竹花(云南)。

形态:子座近半球形,直径0.7~15mm,稀达20mm,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较松软,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至深红色。子囊壳单列,埋于子座外围,壳壁透明无色,子囊壳600~700×520~680μm;子囊细长,长350~430μm,直径16~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右旋扭曲,长270~300μm,直径8~10μm,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图见《中国药用真菌》.10页,图4)

生境与分布:围生于箭竹属植物的节间或近节处。分布于云南。

生药

鉴别:取样品粉末适量,盛于索氏提取器中,以丙酮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点于硅胶(ME-RCKTy60)-1%草酸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95%乙醇(4∶1∶0.5·0.5)为展开剂,展开后,以甲醇-硫酸(1·1)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14)

化学性质

含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含量约为生药的2.5%[1,2]

从提取甲素后的水溶液部分得到D-甘露醇得率约5%。

参考文献

[1] 中药通报 1981;6(5):29。
[2] 科学通报 1980;25(24):1148。

本文标签:竹红菌  药性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红轮千里光
下一篇:白薯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