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茴香

更新时间:2023-02-02 16:53:03作者:百科

茴香

概况

异名:蘹香(《唐本草》),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小香(《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的果实。茴香属全世界4种,中国产1种。

原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历史:本品始载于《唐本草》,列入草部,《纲目》将其列入菜部,有:“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又有“茴香,宿根,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所述均指本品而言。

形态:草本,高0.4~2m。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下部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4~30cm,宽5~40cm,四~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1~6cm,宽约1mm。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25cm;伞辐6~29,不等长,长1.5~10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长约1mm,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果实长圆形,长4~6mm,宽1.5~2.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9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 图86)

生境与分布: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各地都有栽培。

生药

栽培:茴香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湿润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北方宜在4月春播,南方在9月秋播。一般按行株距各30~40cm点播,每穴播种8~10粒,覆土2cm左右,每亩用种量1kg。亦可进行条播。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补苗。苗高15~20cm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生长期间宜用人畜粪水追施2~3次。南方播种后可生长3~4年,每年收获后须中耕、追肥1次,并培土过冬。病害有灰斑病,可用1∶1∶10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黄凤蝶,在幼虫发生时喷射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药材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以山西产量为大,内蒙古所产为佳。

鉴别

性状:果实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mm,宽约2mm;表面黄绿色,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残基。分果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合生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五边形,种子1粒。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气浓厚、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分布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合生面2个,油管椭圆形或半圆形,切向150~220μm,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维管束四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颓废细胞多含棕色物。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糊粉粒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胚小形,位于胚乳的中央。(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79页.图115)果实粉末:黄棕色 ①外果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约20μm,副卫细胞4个,不定式。 ②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5~55μm,长至102μm,壁厚,微木化,具网状纹孔,卵圆形或类矩圆形,直径4~11μm,长7~27μm。 ③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直径至250μm,分泌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含深色分泌物。 ④镶嵌层细胞为内果皮细胞,表面观细胞狭长,壁菲薄,直径4~13μm,长约至113μm,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⑤内胚乳细胞 类多角形,含糊粉粒,直径约10μm,每个糊粉粒中有细小草酸钙簇晶,直径3.5~7μm。此外,木薄壁细胞有纹孔;种皮表皮细胞含黄棕色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03页.图195)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将滤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茴香脑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距17.5cm,喷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80页.图116)

加工炮制:盐小茴香 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并有香气外逸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盐小茴香,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果实含挥发油(茴香油)2%~6%,油中含反式茴香脑61.6%~78.3%,小茴香酮、α-蒎烯1.8%~4.7%,苧烯1.5%~2.5%,又含莰烯、β-蒎烯、β-香叶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草蒿脑、甲基佳咪醇、顺式茴香脑、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烯、葑酮(Fenchone)、樟脑、爱草脑(Estragole)等[1]。此外含脂肪油12%~18%,油中含洋芫荽子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山酸等[2]。种子脂肪油中含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酸、十七酸、十九酸、二十一酸、二十三酸、二十四酸、山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等[2]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91;33(1):82。
[2]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60。
[3] 中草药 1989;20(10):41。

本文标签:茴香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山茱萸
下一篇:丁蛎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