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3:23:41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牛蒡子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异名:恶实(《别录》),大力子(《卫生易简方》),蝙蝠刺(《纲目》),夜叉头(《救荒本草》),万把钩(《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基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的果实。牛蒡属全世界10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
历史: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别录》,列为中品。经对历代本草考证并对照《证类本草》蜀州恶实图及《纲目》附图,与商品药材原植物牛蒡一致。《中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四版均收载。
形态:二年生草本,根肉质。茎粗壮,高1~2m,带紫色,有微毛,上部多分枝。基部叶丛生,茎叶互生,具叶柄,基部的长可达32cm,叶宽卵形或心形,长40~50cm,宽30~40cm,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全缘,波状或有细锯齿,顶端圆钝,基部常心形。头状花序丛生或排成伞房状或圆锥伞房状,直径3~4cm;总苞卵形或卵球形,直径1.5~2cm,总苞片多层,外层三角状披针形或钻状披针形,中内层披针形或线状钻形,全部苞片近等长,顶端有软骨质钩刺;花序全为管状花,淡紫色。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7mm,宽2~3mm,两侧压扁,浅褐色,有多数细脉纹及深褐色的斑纹或毛。冠毛多层,浅褐色,基部不连合成环。花果期6~9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251页.图15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50~3500m的山坡、林缘、林中、河边、村庄路旁或荒地。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欧洲至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耐寒,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用种子繁殖,直播。南方在8~9月秋播,北方宜在3月下旬~4月上旬春播。按行株距60~70×50cm穴播,深4~5cm,每穴播种子7~8粒,每亩用种量500g左右。苗高20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株。生长期间注意除草,追肥2~3次。常见病害有黑斑病、角斑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可喷射1:1:14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地老虎、金龟子,可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饵诱杀或喷杀;蚜虫,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杀。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收,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药材主产于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浙江等地。
鉴别
性状:果实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散有紫黑色斑点,有5~8条纵棱,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较淡。果皮较硬,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显微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类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多破裂,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或暗棕色,微木化;于棱脊处常有小形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由Ⅰ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多扭曲,长75~120μm,直径10~30μ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最内有厚约5μm的角质层。胚乳细胞数列,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内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糊粉粒中有细小草酸钙簇晶,偶见小方晶。(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59) 粉末:灰绿色,味苦后微辛,稍麻舌。 ①内果皮石细胞侧面观呈类长方形或长条形,偏弯,两侧边尤薄,长70~224μm,直径(宽)13~102μm,厚(断面观)7~43μm,上下层斜向交叉排列;表面观呈尖梭形,相嵌紧密,壁厚约至20μm,纹孔横长。 ②结晶层细胞界限不分明,方晶成片直径3~9μm;结晶层常与中果皮网纹细胞相连结。 ③中果皮网纹细胞横断面观呈类多角形,垂周壁细点状增厚;纵断面观细胞延长,壁具细密交错的网状纹理。 ④外果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外被较厚的角质层。 另可见种皮表皮细胞,子叶细胞、糊粉粒及其细小簇晶。(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06)
理化:取样品粉末5g,用石油醚冷浸脱脂,然后用乙醇温浸2~3小时,滤过,取滤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醇-水(15:10:6:5)为展开剂,展距16.5cm,喷以浓硫酸试液,于120℃烘烤2分钟,斑点显灰黄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49)
加工炮制:炒牛蒡子 取干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鼓起,有爆裂声,表面微显焦斑,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含拉帕酚A、B(Lappaol A、B)和拉帕酚C,D,E;牛蒡酚(Arctigenin)、牛蒡子甙(Arctun)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