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3:15:41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木通
名称出处:《药性论》
概况异名:通草(《本经》),五叶木通、野木瓜、预知子(《开宝本草》)。
基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原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二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正品木通一般指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
历史:木通原名通草,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图经本草》载:木通“藤生,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一枝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的。结实如小木瓜,食之甘美。”按上所述,似与本种相仿。《纲目》收入草部蔓草类。今商品木通《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载的木通为本种,除本属几种植物及本科八月瓜属、串果藤属植物外,东北多用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淮木通是西南所用的川木通《中国药典1977年版》及毛茛科的铁线莲属数种植物。其果实为预知子来源之一(《中国药典》1977、1990年版)。又《本经》的通草到唐末宋初已分化为木通与通草两种中药材,苏颂指出:“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而近代商品的大通草为五加科通脱木,旌节花属数种植物的茎髓亦有用作小通草。木通果实除药用作预知子外,通呼八月楂、八月瓜或挪子(腊瓜、那瓜)。而藤蔓呼为拿藤拿绳。江苏以带叶的藤蔓充作“海风藤”用。
形态:木通为缠绕木质藤本,幼枝带紫色,老枝密布皮孔。叶簇生在短枝上,小叶5,倒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微凹并有细尖,全缘。小叶柄细,具关节,中央的最长,侧生的依次渐短。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生于短枝枝端,长约10cm,雄花生于上部,下部着生雌花1~2,较大;雌花花被片3,暗紫色,内退化雄蕊6,心皮3~12;雄花具雄蕊6。蓇葖果肉质,浆果状,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径2~3cm,常1~2枚生于果柄上。种子多数,长卵形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图1513)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三叶木通,白木通参见“八月札”条。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白木通产于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木通主产于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关木通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小木通产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绣球藤产于四川。
鉴别
性状:白木通茎藤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cm,直径1.2~2cm;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佳。 木通藤茎弯曲,直径1~1.8cm;表面黄棕至暗棕色,粗糙,有纵沟纹及不规则裂纹,外皮有明显剥落,有侧枝断痕。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髓小。
显微 木通或三叶木通皮层外侧有切向排列的石细胞群,中柱鞘纤维束与石细胞连成断续环带;纤维、石细胞及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洗净,略浸,润透,切薄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日本产木通含木通皂甙(Akeboside)a,b,c,d,e,f,g1,g2,h,i,j,k[2]。从中尚分离出桦木醇(Butulin)、豆甾醇、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肌醇、蔗糖[3]和山柰酚[4]。
[1]药学杂志(日) 1974;94(2):194 。
[2]Chem Pharm Bull 1974;22(10):2294 。
[3]药学杂志(日) 1974;94(2):189 。
[4]CA 1976;85:15661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