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芥子

更新时间:2023-02-03 03:05:51作者:百科

芥子

概况

异名:黄介子(《中药志》)。

基源: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芥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原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Sinapis juncea L.;B.juncea Coss),又名霜不老(福建),冲菜(湖南、福建),芥末(东北通称)。

历史:芥《别录》始收载,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中载:“芥似菘而有毛,味辣”,至《唐本草》亦载有:“子入药用”。但以上本草中均将芥与白芥不分,至《开宝本草》始将白芥从芥中独立成条。在《中药志》中仍将芥菜与白芥共列入“芥子”条下。

形态:一年或二年生粗壮草本,植株有辛辣味,有时稍被白粉,幼时被白色疏毛,老时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高可达1.2m。基生叶大,具长柄;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0~50cm,宽10~15cm,不分裂或大头羽裂,常具1~3枚小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缺刻或重踞齿;茎下部叶有近圆形叶柄,疏生糙毛,不抱茎,叶片多大头羽裂,顶裂片大,下部有2~3对裂片,长6~12cm,宽1.5~5cm,裂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疏齿或重踞齿;茎上部叶宽披针形,全缘,长4~7cm,宽1.5~2cm。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萼片4,开展,披针形,长7~10mm,宽约1.5mm,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1.1~1.4cm,宽5~6mm,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具蜜腺;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cm,具细柱形的喙。种子近球形,鲜黄色至黄棕色,稀为暗红色,直径1.2~1.8mm,表面具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22页.408图)

生境与分布:为栽培植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净果壳、枝、叶等杂质。药材中国各地均产,以河南、安徽产量最大。

鉴别

性状:种子类圆球形,直径1~1.6mm,表面深黄色至棕黄色,少数红棕色。于扩大镜下观察,种子表面现微细网状纹理,种脐明显,呈点状。浸水中膨胀,除去种皮,可见子叶两片,沿主脉处相重对折,胚根位于2对折子叶之间。干燥品无臭,味初似油样,后辛辣。粉碎湿润后,发生特殊辛烈臭气。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与白芥子基本相同,主要区别点为下皮细胞近半月形;栅状细胞较宽,近方形,宽约20μm。(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78页.图242) 粉末:黄棕色。 ①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淡黄色、黄棕色或橙红色。横断面观细胞1列,一般长(径向)17~46μm,宽(切向)7~22μm,外壁及侧壁上端薄,稍弯曲,侧壁大部及内壁增厚,侧壁中部尤厚;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少数类长方形,直径约至22μm,长至31μm,垂周壁平直,厚2~5μm,栅状细胞与大形下皮细胞重叠,表面观可见多角形或类方形暗影,其直径54~117μm。 ②种皮下皮细胞形大,横断面观扁长圆形,外壁及侧壁皱缩,其下与栅状细胞相接。 ③内胚乳细胞,横断面观扁长方形,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8~29μrn,含糊粉粒、脂肪油滴。 ④子叶细胞无色,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27页.图257)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0ml浸渍18小时,残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20ml,回流提取8小时,甲醇液浓缩至10ml,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0.5)为展开剂,展开后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48页.图349)

加工炮制: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棕黄色,爆裂,有香辣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性质

含芥子酸、芥子甙、芥子碱、脂肪油(芥子酸、花生酸、亚麻油酸的甘油酯)及粘液质等[1]

附 壳和果仁中含硫代异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2]。此外还发现有分子量为22900、13000、12000的蛋白质[3],植物甾醇(Brassicasterol和22-dehydrocampesterol)[4]以及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48。
[2] CA 1988;108:3417a。
[3] CA 1988;109: 188931a。
[4] Phytochemistry 1983;22(8):1830。
[5] CA 1989; 111:191670m。

本文标签:芥子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圆枝卷柏
下一篇:黑果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