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甘松

更新时间:2023-02-03 03:01:58作者:百科

甘松

概况

异名:甘松香(《开宝本草》)、苦弥哆(《金光明经》),麝男、人身香(《和汉药考》)。

基源:为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和匙叶甘松的根茎和根。甘松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Wall.)DC.,又名甘松香(《种子植物名称》),宽叶甘松(《中药大辞典》)

历史: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其后在《海药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等都有记载。《图经本草》载:“今黔蜀州郡(今贵州、四川)及辽州(今山西昔阳县)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之。”李时珍云:“产于川西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其味甘,故名。”又云,“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多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求真》)记载:甘松虽有类山柰,但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之。”综上所述,古时所用甘松香形态与现今甘松相符。中国学者从显微结构,理化特性和性状特征等方面研究其形态特点和植物化学成分已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由于其药效明显,本品已列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35cm。根状茎粗短,斜升,覆盖片状老叶鞘,有强烈松脂气味。基生叶丛生,线状狭倒卵形,长4~18cm,宽0.4~1.2cm,先端钝圆,中部以下渐窄,略成叶柄状,基部稍扩展成鞘,全缘;茎生叶1~2对,对生,基部不窄缩成柄状,长圆状线形,上部的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头状,花后主轴和侧轴常伸长,使聚伞花序成总状排列;总苞片2,叶状披针形,每花有苞片1,较花短;小苞片2,甚小,花萼小,5裂;花冠淡紫红色,钟形,筒外微被毛,基部一侧偏突,5裂,裂片宽卵形,略不等大,花冠筒喉部具长髯毛;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上位,花柱细长,略超出花冠,与雄蕊等长。瘦果倒卵形,1室发育,无毛;种子1枚。花期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 第73卷 第1分册.26页.图版95-7)

生境与分布:生于3200~4500m的沼泽草甸、河漫滩和灌丛草坡。分布于青海南部,四川北部和云南。

匙叶甘松与甘松的区别为根茎密被叶鞘纤维;基生叶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25cm,宽0.5~2.5cm,先端钝渐尖,基部渐窄而为叶柄,其与叶片等长,茎生叶1~2对,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花序基部有4~6片披针形总苞片,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雄蕊与花冠裂片近等长,瘦果长约4mm,被毛,宿存萼裂片三角形至卵形,被毛。花期6~8月。生于海拔2600~50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收,以秋季采者为佳。采挖后去净泥砂,除去残茎及须根,不用水洗,直接晒干或阴干。药材主产于四川。

鉴别

性状: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和叶的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棕黑色,内层棕色或黄色。主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皱缩,棕褐色,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成层,常裂成片状,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有清凉感。以条长、主根较粗、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 根(直径约5mm)的横切面:外周有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组织形成环(简称木栓环,后同)围绕,其内为韧皮部,中央为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个束,每个束由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与木质部所成。在根的较老部分,这些束往往由于束间组织死亡裂开而互相脱离,成为单独的束,使根形成数个分支。木栓细胞中含有多量黄色至棕黄色的挥发油滴。(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34)

根茎(直径约4mm)的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中央有髓,其中心有一个大的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石细胞群周围有木栓层环绕。(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35)

粉末:暗棕色。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偶见长条形,单个或成群,直径33~64μm,长可至200μm或更长,壁甚厚,无色,胞腔狭小,梯纹或网纹导管,直径7~40μm,小型梯纹导管成束,其旁有时可见细长的木纤维。木栓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壁暗棕色,较薄,内含黄色至棕黄色挥发油。基生叶残基碎片较多,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淡黄色至棕色,直径20~31μm,长50~90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另一种碎片细胞呈长条形,长可达200μm,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和根茎含马兜铃烯-1(10)2-酮〔1(10)-Aristolen-2-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1,8,9,10-四去氢马兜铃烷-2-酮(1,8,9,10-Tetradehydroaristolan-2-one)、七青木香酮[Debilone,9-hydroxy-△’(10)-aristolen2-one]、9-马兜铃烯(9-Aristolene)、1(10)-马兜铃烯〔1(10)-Aristolene〕、1,2,9,10-四去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马兜铃烯-9-醇-1(9-Aristolen-l-α-ol)、缬草酮(Valeranone)、甘松新酮(Nardosinone)、甘松新酮二醇(Nardosinonediol)、β谷甾醇、齐墩果酸、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1,2]、异甘松新酮(Isonardosinone)[3],还含有两种不稳定的化合物甘松根酮(Gausongone)和甘松根醇(Gansongol)[2]

宽叶甘松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甘松素(Jatamansin)、甘松醇(Jatamansinol)、喔绕瑟洛醇(Oroselol)、白芷素(Angelicin);倍半萜化合物、榄香醇(Elemol)、β-桉叶醇(β-Eudesmol)、甘松酮、缬草酮(即Jatamansone)、白菖烯(Calarene,β-Gurjunene)、β-马阿里烯(β-Maaliene)、马兜铃烯(Anstolene)、白菖烯醇(Calarenol)等。还含、α蒎烯、β-蒎烯、蒈烯-3(3-Carene)、异戊酸、正二十六烷酯、正二十六烷醇、β-谷甾醇[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6。
[2] CA 1988;108:201679a。
[3] 维吾尔药志.上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86。

本文标签:甘松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金柴胡
下一篇:毛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