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2:24:44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羊耳菊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异名:山白芷(《生草药性备要》),白牛胆(《泉州本草》),白面风(《湖南药物志》),羊耳茶(《福建中草药》),娜罕(傣族名),美叉列(侗族名),棉鲁热涩(景颇族名),叔陆(苗族名),大力王(壮族名)。
基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的全草。
原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
历史:中国南方民间草药。《生草药性备要》称山白芷:“味辛,性平,祛风痰,散热毒,治哮喘,远叶梗俱毛”。据《中国民族药志》中国南方,除汉族外,傣、侗、景颇、拉祜、傈僳、苗、畲、佤、壮等族民间,都有丰富的药用经验。《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和《中药志》都以羊耳菊名收载。《植物名实图考》所绘密蒙花图,经考证应为本品。
形态:落叶亚灌木,高70~200cm,粗壮,多分枝,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茸毛。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5cm,宽2.5~3.5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表面绿色,具疣基糙毛,背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倒卵形,宽5~8mm,多数密集于茎或枝顶组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苞近钟状,长5~7m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外层的较内层短3~4倍;舌状花舌片顶端3~4裂;管状花5裂。瘦果长圆柱形,长约1.8mm,被白色长绢毛;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花冠等长。花果期6~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81页.图637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3200m的亚热带和热带低山和亚高山的湿润或干燥的丘陵、荒地、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鉴别:根圆柱形,长5~30cm,直径可达1.5cm,有分枝,表面深褐色,断面黄白色,粗的根中间黑色。茎圆柱形,小分枝,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密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6cm,宽1~5cm,深绿色,上面被密糙毛,下面密被银灰色绒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齿;叶柄短。头状花序集成聚伞状复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瘦果长圆柱形,有冠毛。气微,味苦、微甜。以根多、茎粗壮、叶多者为佳。
贮藏:晒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黄酮类化合物[1],三萜类化合物,脂肪酸[2,3],大环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2,3]以及多元醇的酯类衍生物[4]等5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有2种[1]:羊耳菊黄酮Ⅰ(3,5,2’-三羟基-7,5’-二甲氧基黄酮)和羊耳菊黄酮Ⅱ(5,7.2’,5’-四羟基二氢黄酮)。三萜和甾醇类化合物有3种:齐墩果酸、羽扇醇(Lupeol)、和β-谷甾醇。还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二十四烷酸。另有大环倍半萜内酯4种:Germacranolide I;Germacranolide Ⅱ;GermacranolideⅢ和Germacranolide Ⅳ。此外,还分得4种肌醇的四当归酸酯。
[1] Proc Indian Natl Sci Acad Part A 1982;48:248。
[2] Acta Ciencia Inidica〔Ser]Chem 1983;9(1-4):24。
[3] Phytochemistry 1984;23:367。
[4] Phytochemistry 1982;2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