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山茶花

更新时间:2023-02-03 02:24:13作者:百科

山茶花

概况

异名:宝珠山茶(《百草镜》),红茶花(《分类草药性》),鹤顶山茶(《群芳谱》)。

基源:为山茶科茶属植物山茶的花、叶和根。茶属全世界约220种,中国约190种。

原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历史:本品始载于《纲目》,李时珍曰:“山茶产南方,树生,高者丈许,枝干交加,叶颇似茶叶而厚硬,有棱,中阔,头尖,面绿,背淡,深冬开花,红瓣,黄蕊。”格古论云:“花有数种,宝珠者花簇如珠,最胜。”《本草图经》、《本草经疏》都论及山茶花。《群芳谱》载:“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三月有鹤顶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宝珠茶、千叶攒簇,色深少态。”《百草镜》载:“山茶多种,惟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阴干用之。若俱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根据以上的描述及分布,并观《植物名实图考》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m。茎光滑,灰白色。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0.8~1.5cm;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钝,有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细浅锯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淡绿色。花两性,单生,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直径6~8cm,近无柄;花萼5,绿色;花瓣5~7(栽培品种多重瓣),有白、粉红、黄等色,近圆形,顶端凹缺;雄蕊多数,2轮;子房上位,近球形,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径2.2~3.2cni,光滑无毛,熟时室背开裂。种子近椭圆形,直径约1.5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52页.图3434)

生境与分布: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上栽植。用扦插繁殖,于9~10月选取健壮的当年枝条,每节剪成1个插条,按行距20cm、株距7~10cm,留叶扦插。插后浇水,并搭棚遮荫。培育3~4年后移栽。移栽宜在3~4月进行,按行株距各1~1.5m开穴,穴内施入腐熟堆肥,与土拌匀后栽植,每穴带土种植1株,覆土踩实,浇水培土。定植后,每年需进行中耕除草,适时追肥2次,冬前结合施肥进行培土,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集:春分至谷雨为采收期。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鉴别:本品卷缩成块状或不规则形,长2~3.8cm,宽1.8~3.5cm,黄褐色至棕褐色;花萼背面密布灰白色细绒毛,有丝样光泽;花瓣5~7片,基部合生,上端倒卵形,先端微凹,具脉纹;雄蕊多数,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一体。质柔软,有香气,味甘淡。以干燥、色红、花蕾长大尚未开放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去叶柄、杂质,筛去灰屑。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叶含咖啡碱和多酚、L-表儿茶精(L-Epicatechel)、d-儿茶精(d-Catechol)。叶和花中含可可碱。花含无色花色甙(Leucoanthocyanin)、花色甙及山茶三萜烯二醇(Camellenodiol)等。果实含脂肪油及山茶皂甙,山茶皂甙水解后可得山茶皂甙元A,B,C(Camelliagenin A,B,C)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3。

本文标签:山茶花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石吊兰
下一篇:蒿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