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虻虫

更新时间:2023-02-03 02:10:12作者:百科

虻虫

概况

异名: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中药志》),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虻科虻属动物华虻等近缘昆虫的干燥雌虫。虻科中黄虻属有2种,虻属有20余种,均供药用。

原动物:华虻Tabanus mandarinus Schiner,又名中华虻、白斑虻、灰虻(《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种。前额黄灰,基胛近卵圆形,黄棕色。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有明显锐角突起,翅透明,翅脉棕色,胸部背板灰色,有5条明显的黑灰纵带。腹部圆钝形,有明显的白斑。雄虫与雌虫相似,较雌虫稍大,仅腹部呈圆锥形。(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附图7页.图145)

生境与分布: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雌虫吸食牛马等动物血液,雄虫不吸血,吸食植物汁液。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用蝇拍轻轻拍取雌性全虫,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药材主产于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河南。

鉴别:虫体长椭圆形,长1.5~2cm,宽5~10mm。头部黑褐色,复眼大多已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轻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以个大、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加工炮制:炒虻虫 ①取净虻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微炒,取出放凉。 ②米炒虻虫 取净虻虫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粒,摊凉。每100kg虻虫,用米20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总脂肪酸1.73%,其中棕榈酸占30.20%,硬脂酸12.38%,油酸35.64%,亚油酸6.44%,未检定脂肪酸15.34%。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1;12(2):35。

本文标签:虻虫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辣蓼草
下一篇:四块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