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半夏

更新时间:2023-02-03 02:08:17作者:百科

半夏

概况

异名:地文(《本经》),守田(《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块茎。半夏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Arum ternatum Thunb.;Pinellia tuberifera Tenore),又名三叶半夏(山西、河南、广西),无心菜、老鸦芋头(山东),地慈姑、球半夏(广西),麻芋子(四川),小天老星(东北、华北),三步跳(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洋犁头、小天南星(福建),扣子莲、生半夏、土半夏(江西),地珠半夏(云南)。

历史:《吴普本草》云:“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图经本草》云:“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植物名实图考》云:“半夏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根据以上记载,参照《重修政和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附图,都与半夏一致。

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圆球形,直径1~3cm,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cm,基部具鞘,鞘内、鞘上部或叶片基部(叶柄顶端)有直径3~5mm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cm,宽2~2.5cm,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面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cm,宽1~3cm,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花序柄长25~30cm,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cm;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cm,宽约1.5cm,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长约2cm,雄花序长5~7mm,其中间隔约3mm;附属器绿色,后变青紫色,长6~10cm,直立,有时呈“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花期5~7月,果8月成熟。(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203页.图版40∶1-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为旱地中的杂草之一。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中国各地广布。朝鲜、日本亦有分布。

生药

栽培:适于温暖湿润气候,能耐阴,不耐旱。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质多的壤土生长,适于在桑园、果园或高杆作物下间作。用块茎繁殖,在10~11月或次年3月上旬穴栽或条播,行距15~20cm,株距7~10cm,覆土3cm,块茎顶芽向上,每亩用种量100kg左右。或于5~6月采收成熟珠芽开沟栽种。也可于3~4月用种子繁殖。生长期中注意除草与培土,当植株长出珠芽时,应及时追施粪肥或饼肥。开花期间需分次摘蕾。5月有青虫(斜纹夜蛾、红天蛾等幼虫)为害,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或人工捕杀。

采集:夏、秋季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

鉴别

性状:块茎类球形或扁圆锥形,直径0.6~1.5cm,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上端多圆平,中央有凹陷的茎痕,其周围密布麻点状根,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破碎面白色,粉质;无臭,味辛辣,有麻舌感。法半夏表面乳白色,味淡。姜半夏颗粒较小,灰黄白色,半透明,角质,味微辛。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块茎(直径1cm)的横切面:靠外的基本组织细胞含淀粉粒较少,渐次向内含淀粉粒渐多,粘液细胞椭圆形,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6~90μm。维管束外韧型或内韧型,纵横散布,导管直径4~40μm,常数个成群排列。淀粉粒甚多。(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32)

粉末:类白色,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①淀粉粒 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较大,由2~8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 较多,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纤细,长20~144μm。 ③导管 主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0~38μm,非木化或木化。(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07)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冷浸24小时,取上清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为展开剂,以β-谷甾醇为对照,展距20cm,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斑点均呈灰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3A)

上述醚提后的药渣,挥尽石油醚,再加甲醇10ml,浸24小时,取上清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以β-谷甾醇-D-葡萄糖甙为对照,展距20cm,显色同上。(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3B)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 ①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②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白矾溶液(8%)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用清水洗净,取出,切厚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白矾20kg。 ③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清水浸泡,如起泡沫时加白矾适量,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④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去水,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加适量水煎二次,合并煎液,倒入加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12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取出。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中国产半夏中含β-谷甾醇及其D-葡萄糖甙[1、2]。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nne)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1],类似原白头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和挥发油[1]。还含高龙胆酸(Homogentisic acid)、草酸钾和麻黄碱[2]。日本产的半夏中含水溶性氨基酸:β-氨基丁酸、α-氨基丁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2,3]、尚含鸟苷(Guanosine)[4],半夏蛋白(C82%,H5248%,S0.4645%,P1.4455%),半夏淀粉(75.74%)、有机酸等[2]。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3.4-二羟基苯甲醛等[5]

附 嫩芽中有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及其甙[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78。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62-1974.科学出版社,1979:197。
[3] 药学杂志(日) 1965;85(9):832。
[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1(1):63。
[5]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98。
[6] 中药志.第2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8。

本文标签:半夏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红子根
下一篇:蓝花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