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草石蚕

更新时间:2023-02-02 16:42:26作者:百科

草石蚕

概况

异名:甘露子(《食物本草》),草石蚕(《纲目》误用),甘露儿(《救荒本草》),地蚕(《日用本草》)。

基源: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的干燥全草或块茎。

原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S.affinis Bunge;S.tuberifera Naud.),又名宝塔菜、螺丝菜(《中国蔬菜栽培学》),人土参、地牯牛草(四川、贵州),地钮(贵州),罗汉菜(云南)。

历史:草石蚕名始自《纲目》。按草石蚕一药原出唐代《纲目拾遗》,但李时珍已说明《纲目拾遗》所载与《纲目》菜部的草石蚕有别。石蚕则出《本经》,为中品,陶弘景引李当之谓:“江左无识此者,谓为草根,其实虫类。”又曰:“今俗用草根黑色”,这与《纲目拾遗》的草石蚕、《植物名实图考》卷16的草石蚕同为蕨类植物。而《纲目》的草石蚕,李时珍谓:“即今甘露子也。……二月生苗,长者近尺,方茎,对节,狭叶有齿,并如鸡苏,但叶皱有毛耳。四月开小花穗,一如紫苏花穗,结子如荆芥子,其根连珠状如老蚕。”应为本种。此外,李时珍又引汪颖、汪机、吴瑞等所载以及《植物名实图考》菜部卷4上收录者均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茎基部数节上生有密集的须根及多数横走的根茎;根茎顶端有念珠状或螺丝形的肥大块茎。茎直立或基部倾斜,棱及节上有硬毛。茎生叶卵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圆形,长3~12cm,宽1.5~6cm,先端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边缘规则的圆锯齿。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组成长5~15顶生穗状花序;花萼狭钟形,连齿长9mm,10脉,齿5,正三角形,先端具刺尖,微反折;花冠粉红至紫红色,下唇有紫斑,冠筒筒状,前面在毛环上方略呈囊状膨大,冠檐2唇形,上唇长圆形,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侧裂片卵圆形,较短小;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扁平,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纵裂,极叉开。小坚果卵珠形,径约1.5cm,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17页.图版3∶12-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可达3200m湿润地及积水处。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及云南。原产于中国,野生于华北及西北各地,其余多栽培。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收,挖取块根,洗净,晒干。

化学性质

全草含水苏碱,胆碱,水苏糖[1]。地上部分含异黄芩素4′-甲醚-7-Oβ(-O-乙酰基2″-阿洛糖基)葡萄糖甙(Isoscutellarein 4’-methylether 7-O-β-(-O-acetyl-2”-allosyl)glucoside)、异黄芩素7-O-β-(-O-乙酰基-2″-阿洛糖基)葡萄糖甙、洋丁香甙(Acteoside)[2]。叶含苯乙醇甙类化合物:洋丁香甙、异洋丁香甙(Isoacteoside)、顺-洋丁香甙(cis-Acteoside)、去咖啡酰洋丁香甙(Decaffeoylacteoside)、马替洛甙(Martynoside)、纽可赛普特A(Leucosceptoside A)、草石蚕甙(Stachysosides)A、B、C等[3]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74。
[2] 药学杂志(日) 1985;105:955。
[3] Phytochemistry 1991;30(3):965。

本文标签:草石蚕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小血藤
下一篇:华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