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钟乳鹅管石

更新时间:2023-02-03 01:42:27作者:百科

钟乳鹅管石

概况

异名:鹅管石(《纲目》),滴乳石(《中药鉴别手册》)。

基源:钟乳鹅管石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

原矿物:钟乳鹅管石一般指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

历史:钟乳鹅管石始载于《中药志》鹅管石项下,谓:“市售品有两种:一种呈鹅管状,中间有放射状纹理,为笛珊瑚的骨骼;另一种呈管状而中空,为钟乳石细长尖端部分。”为了两者便于区分,因而在鹅管石前冠以“钟乳”和“珊瑚”二字。《纲目》将鹅管石作为石钟乳别名,因而可以说钟乳鹅管石应为本草正品。据陶弘景谓:“……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自古以来以钟乳鹅管石为佳。本草所载鹅管石即“钟乳鹅管石”。与现今商品一致。

形态:参见“钟乳石”条。

产地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采后,敲去大头部分及杂石。

鉴别

性状:钟乳鹅管石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中空如管状。长3~7cm,直径0.5~1.0cm。白色,浅灰白色或浅黄白色。表面平滑或带有颗粒状。半透明,少数透明或不透明。质坚脆,可折断,断面中心具较大空洞,边缘具玻璃样光泽。气无,味淡。

理化:参见“钟乳石”条。

加工炮制:常用钟乳鹅管石有钟乳鹅管石和煅钟乳鹅管石。 ①钟乳鹅管石:洗净,干后砸碎。 ②煅钟乳鹅管石:取净品装入砂罐中,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细。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

钟乳鹅管石主含碳酸钙(CaCO3)。

参考文献

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86。

上一篇:黄背草
下一篇:太平洋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