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1:36:29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五香藤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异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黄龙藤的全株。
原植物:黄龙藤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var.intermedia A.C、Smith,又名中间近缘五味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黄龙藤生云南山中,藤巨如臂,裂纹成鳞,细藤紫色,长叶绿润,开五瓣团花,中含圆珠,殷红一色,珠老则青。”其附图与五香藤形态颇相似。已收载于《云南药品标准》1974年版。
形态:常绿攀援灌木。主根粗壮,圆柱形。叶互生,近革质,卵状披针至长椭圆形,长5~1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近全缘或具疏细锯齿。花单性,腋生,1~2朵;苞片狭三角形,长宽各约1mm;花被片外层3~5片,小型,三角形至近肾形,具缘毛,内5片紫红色,椭圆至卵圆形;雄蕊近球形。夏季开花。浆果成熟时鲜红色。(图见《中药大辞》,上册,391页,0776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石缝或灌丛中。分布于云南。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根、茎藤切片,晒干;叶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附 同属植物含蕊五味子(又名黄龙藤)(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茎含三萜成分:安五味子酮酸(Anw-uweizonic acid)、满五味子酸(Manwu weizic acid)。
Can J Chem 1988;66(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