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1:30:2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鸡树条
名称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异名:鸡树条子(《吉林中草药》),糯米条(《中国经济植物志》),山竹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欧洲荚蒾的变种鸡树条的嫩枝,或叶。
原植物:鸡树条Viburnum opulus L.var.calve-scens(Rehd.)Hara(V.pubinerve Bl.ex Miq.;V.sargentii Koehne;V.sargentii koehne var.calvescens Rehd.)〕 又名鸡树条荚蒾(《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天目琼花(《中国树木分类学》)。
形态:落叶灌木,高2~3m。树皮灰褐色,有纵条及软木条层;小枝褐色至赤褐色,具明显条棱。单叶对生;叶柄粗壮,无毛,长2~3.5cm,近端处有腺点;叶片近圆形,长6~12cm,宽5~10cm,通常浅3裂,中裂片较侧裂为长,裂片卵圆形或宽卵圆形,先端均渐尖或突尖,基部圆或截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不整齐的大齿,上面黄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腋有茸毛,具掌状3出脉。夏季开乳白色花,复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花序直径5~10cm,大多周围有大型的不孕花,总花梗粗壮,长2~5cm,无毛,第一级辐射枝6~8条,花生于第二至第三级辐射枝上;花梗短;萼筒倒圆锥形,长约1mm,萼齿三角形,均无毛;花冠白色,辐状开展,5裂,花药紫色,花柱不存,柱头2裂。不孕花白色,较大,径约3cm,深5裂。核果近球形,鲜红色,长8~10mm,有臭味。种子圆形,扁平,直径7~9mm,灰白色,稍粗糙,无纵沟。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21页.图6055)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或林缘,溪谷边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日本、朝鲜、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附 皮中含儿茶素(dl-Catechin)、谷甾醇、七叶树甙、α和β香树脂醇、齐墩果酸和乌苏酸[1]。果实含绿原酸,乌苏酸[2]。花含槲皮素、山柰酚[3]。
[1] Bot Mag Tokyo 1966;79(940-941):510。
[2] J Pharm.Sci 1965;54:924。
[3] 新华本草纲要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