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0:30:23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木贼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异名: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接骨草(湖南)。
基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木贼的全草。木贼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约4种。
原植物: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L.)Borher.(Equisetum hiemale L.),又名无心草(《山西中药志》),节骨草(《东北药物志》),笔头草(河北)。
历史:木贼始载于宋《嘉祐本草》云:“木贼出秦、陇、华、成诸郡近水地,苗长尺许,丛生,每根一杆,无花、叶,寸寸有节,色青,凌冬不凋。四月采用之”。《纲目》亦载:“丛丛直上,长者二三尺,状似凫茈苗及棕心叶,而中空有节,又似麻黄而稍壮,无枝叶。”以上所述应为本种。
形态:植株高50~100cm。地下茎横走,地上茎单一,中空,具纵棱20~30条,棱脊上有两列小突起,叶鞘基部和鞘齿各具一黑色圈,鞘齿顶部早落,鞘片背面有两条棱脊并形成浅沟。孢子囊穗黄褐色,生于茎顶,具小尖头;孢子叶盾状六棱形,中央具柄,周围轮列椭圆形孢子囊。孢子同型。孢子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16页.图23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50~2950m山坡湿地或疏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湖南。北美西部经日本、朝鲜、原苏联至欧洲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药材主产东北、陕西、湖北等地。
鉴别
性状:全草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2~7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显微 茎横切面:呈多角形。表皮细胞一列,外壁角质化,沟内有两列凹陷的气孔,保卫细胞特殊(表面观呈长半圆形),表面有放射状纹理。表皮内方为皮层厚壁组织,呈楔形伸入皮层薄壁组织中,每棱间有一空腔;内皮层有内外两列,外列呈波状环形,内列呈圆环,均可见凯氏点。维管束外韧式,排列在两列环状内皮层之间,位于外列内皮层波状凸起内,与棱角相对。髓薄壁细胞扁缩,中央为髓腔。(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187-188) 粉末:灰绿色,气微,味甘、微苦。 ①茎表皮表面观细胞呈长方形或长条形,直径20~34μm,垂周壁厚约12μm,深波状弯曲,胞腔内含黄棕色色素颗粒,表面常有裂隙;纵断面观呈扁长方形,有的(棱脊处)外壁凸出,并有类圆形硅质突起;深陷气孔纵行排列,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75~85μm,长75~108μm,保卫细胞内壁具多数横向平行的条状增厚。 ②叶鞘表皮黄棕色或棕色,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或长梭形,直径25~32μm,垂周壁薄,较平直(槽处)或稍厚、深波状弯曲(棱处)。 ③纤维与表皮相连,呈长梭形,末端斜尖或较平截,直径12~37μm,壁厚2~9μm,纹孔稀疏 ④梯纹管胞直径8~17μm,增厚壁略呈哑铃状,纹孔大,椭圆形。(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45)
理化:取样品粉末10g,置沙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ml,回流提取4小时,回收甲醇至少量,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5cm,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70)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问荆碱(Palustrine)、二甲砜(Dimethyl sulqone)、胸腺嘧啶(Thymine)、阿魏酸、少量的咖啡酸、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还含磷酸盐和多量的二氧化硅、硅酸盐、皂甙、树脂双葡萄糖、果糖[1]。
本属植物都含黄酮甙,木贼中含山柰酚-3.7-又葡萄糖甙(Kaemfqerol3.7-diglucoside)、山柰酚-3-双葡萄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3-diglucoside-7-glucoside)、山柰酚-3-葡萄糖-7-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diglucoside)、草棉素-3-双葡萄糖-8葡萄糖甙[Herbacetin-3β-D-(2-O-β-D-glucopyranoside glucopyranoside)-8-β-D-glucopyrano-side]、棉花皮素-3-双葡萄糖8-葡萄糖甙[Gossypetin-3β-D-(2-O-β-D-glucopyranosidoglucopyranoside)-8-β-D-glucopyranoside][2]。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56 。
[2] 中药通报 1985;1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