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09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红骨参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异名:紫参(《植物名实图考》引《滇南本草》),劲枝丹参(《植物名实图考》),毛丹参((陕西中草药》),丹参(云南大理),活血草、散血草(四川)。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长冠鼠尾草的根。
原植物:长冠鼠尾草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Salvia japonica Thunb.var.parvifolia Hemsl.;Salvia Japonica Thunb.var.gracilhma Diels;Salvia tuberifera Lévl.),又名野藿香(贵州),山胡椒(广西)。
历史:紫参《本经》列为中品。《证类本草》引《图经本草》的图有4种,《植物名实图考》紫参条记:“紫参盖有数种。滇南山中有之,与《图经本草》同其如水荭者,盖作穗色粉红相似,花仍类丹参辈,……”《滇南本草》:“通行十二经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强络强筋。”其附图的外形与叶形与《图经本草》的滁州紫参图相似,应为本种。又《植物名实图考》的劲枝丹参(山草类,卷十)也应为本种;而蔓草类另一紫参(卷二十三),又名滇紫参则为茜草科小红参Rubia yunnanensis Diels。
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根状茎短,匍匐或斜上升,近木质;根呈块根状,梭形,长1.5~3.5cm,粗3~5mm,外皮朱红色。叶基出及茎生,为3出叶至5~7小叶的单数羽状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长0.5~5cm.宽与长相等或较狭,基部偏斜,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叶背面常带紫色。轮伞花序5~7花,疏离,组成顶生的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花梗与花序轴密被具腺柔毛;花萼钟状筒形,具二唇,唇裂约至花萼长1/4,上唇半圆形,顶端具3靠合小齿,下唇与上唇近等长;花冠红、淡紫、紫红、紫至紫蓝色,稀为白色,冠筒管状,长约为花萼2~3倍;能育雄蕊2,稍外伸,花丝长2~3mm,药隔上臂稍长,下臂顶端稍膨大,且彼此联合。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5mm,腹面具棱,顶端圆,淡褐色。花期5~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157页.图版3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2500m的山坡谷下、疏林下、溪边。分布中国西南及陕西、湖北、广西。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秋季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鉴别:根茎短而近木质,根圆柱形或棱形,灰红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①《滇南本草》:“苦、甘,温、平。” ②《陕西中草药》:“淡,温。”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淡,温。” ④《中药志》:“苦,寒。”
功效:①《滇南本草》:“活络强筋,温经暖络。” ②《陕西中草药》:“补虚,活血调经。”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调经。” ④《中药志》:“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能。”
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软战摇动,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痿软流痰。” ②《陕西中草药》:“治劳伤虚弱,月经不调。”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用于月经不调。” ④《中药志》:“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癥瘕,产后瘀阻,胸腹或肢体瘀血疼痛,痈肿疮毒,心烦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使用注意:《中药志》:“反藜芦。”
临床应用食疗:《陕西中草药》:“治劳伤虚弱:红骨参60g,炖鸡肉,分4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