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6:29:14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蛤蚧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异名:蛤蟹(《日华子本草》),仙蟾(《纲目》),大壁虎(《中药志》),蛤蚧蛇、德多、握儿、石牙(《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壁虎科壁虎属大壁虎,药用其除去内脏的全体。
原动物:大壁虎Gekko gecko Linnaeus.
历史:蛤蚧始载于《开宝本草》。《纲目》列于鳞部龙类。马志曰:“蛤蚧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形如大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按其描述,与现今所用蛤蚧符合。
形态:是壁虎科动物中大型的种类。全长可达30cm。头带三角形,吻端突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大,上下颌有很多细小牙齿。全身密生细鳞,背部具有明显的疣粒。头和背部的鳞细小,多角形。胸腹部的鳞较大,呈覆瓦状排列。尾鳞不规则,排成环状,指如趾膨大,底部有单行褶襞皮瓣,能吸附峭壁。尾长和身长相等,容易断,并能再生。体色变异很大,背面紫灰色,有砖红色和蓝色的斑点,腹面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或黄色的斑点。尾部有6~7条白色环纹。(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376页.4930条图)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山岩石隙、树洞或屋檐墙壁上。分布于云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
生药饲养 饲养场宜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用石头和火砖砌成空心假山,分假山壁和假山心两个主要部分,假山周围留出约30cm的步道,以便观察。饲料为活的膜翅目昆虫,晚上用较弱灯光,引诱昆虫聚集灯下,让其捕食,如不够时,可用人工捕捉喂食。药材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
鉴别
性状:全体固定于竹片上呈扇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cm,尾长10~14cm,腹背部宽6~10cm。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窿,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细长而结实,上粗下细,中部可见骨节,色与背部相同。质坚韧。气腥,味微咸。以体大、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显微 粉末淡黄色或淡灰黄色。 ①鳞片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或长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时可见圆形孔洞。 ②皮肤碎片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 ③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横断面观呈三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 ④骨碎片不规形,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孔状孔隙;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状或类长圆形,多为同方向排列,边缘骨小管隐约可见。(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55页.图371)
理化:取样品粉末5g,用石油醚50ml分2次浸提,每次18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至干,残留物用少量石油醚溶解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2∶4∶0.5)或氯仿-甲醇(97∶3)为展开剂,展开后,喷10%磷钼酸乙醇液,加热显色,斑点蓝褐色。(图见刘训红《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628页.图543)
加工炮制:酒蛤蚧 取蛤蚧块,用酒浸润后,烘干。 每蛤蚧100kg,用黄酒20kg。
贮藏:同花椒贮存密封,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蛤蚧含有4种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有胆固醇。脂类成分有胆固醇酯、甘油酯、糖脂、磷脂和21种脂肪酸(已鉴定了17种)。脂肪酸以亚油酸(36.30%)、棕榈酸(21.14%)、油酸(19.65%)和亚麻酸(14.47%)的含量较高,总磷脂成分含量达1.1%以上,其中以磷酸酰胺含量较高(71%),其次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蛤蚧还含有甘氨酸、脯氨酸、谷丙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等18种游离氨基酸,基中以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含量较高。蛤蚧尚含25种无机元素,有:Ca、Mg、P、Sr、Ba、Cu、Al、Fe、Zn、Cr、Pb、Ni、Sb、Zr、K、Na、Mn、Si、Ti、Mo、Cd、Pd、Ag、Be,其中以Ca为主量,其次是P、Mg、Si、Na、Ba、Cu、Sr、Zn等。此外蛤蚧中还含有分子量为7.6×104的多肽成分和肌酸、正交硫(S8)和硫酸钙。
蛤蚧尾中锌和铁的含量高于体,特别是锌含量高42倍多。尾中含13种游离氨基酸,与体相比缺乏丙氨酸和半胱氨酸,但其中必需氨基酸(赖、精、组、苏、缬、异亮、苯丙氨酸等)的含量均高于体中相应的氨基酸的含量。精氨酸高达约2倍,赖氨酸高1.38倍,又有报道蛤蚧尾中多种无机元素(Zn、Cu、Fe、Ca、Mg、Mn、Ni等)量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体,而头足部位的无机元素(除Mn、Co、Mo、Pd外)和15种氨基酸均低于体,并缺乏蛋氨酸和胱氨酸[1~4]。
[1]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683。
[2] 中药通报;1988;13(1):38。
[3]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1(6):375。
[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