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3:44:0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赤茯苓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异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
基源: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菌核近外皮的淡红色部分(即去皮后,内部呈淡红色部分)。
原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余项参见“茯苓”条。
生药采集:同茯苓。药材产地同茯苓。
鉴别:本品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茯苓外层含Poricoic acid A,B[1]、β-茯苓聚糖、松苓新酸、O-乙酰茯苓酸(O-Acetylpachymic acid)、β-香树脂醇乙酸酯[2]。其它成分参见“茯苓”条。
[1]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96。
[2] 现代应用药学 199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