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3:42:2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滇瑞香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异名:山皮条、黄皮杜仲、桂花岩陀(云南)。
基源: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滇瑞香的全株。
原植物:滇瑞香Daphne feddei Lévl.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始载,云:“滇瑞香,滇南山中有一种白花者的枝头,殊无态度,而叶极光润。”所述即本种。
形态:常绿灌木,高1~2m。枝灰黄色,幼枝无毛或几无毛,外皮纤维长而韧。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6~12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8~12朵聚生枝顶;苞片背面被丝状毛,常早落;花白色,芳香;花被管状,长12~15mm,密被短柔毛,4裂,裂片约为管长的1/3,外面通常无毛或沿中脉被极疏的微柔毛;雄蕊8,2轮;子房卵状。果为核果,球形,直径约4.5mm,有种子1~2粒。(图见《中药大辞典》.2509页.5236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下及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生药采集:秋末采收全株,晒干。
药性性味:辛、涩,温。有小毒。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活血。
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
用法用量:根:0.15g研粉冲服;或泡酒服。茎、叶:3~6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滇瑞香3~6g。煎服;或用9~15g,泡酒500g,浸5~7日后服,每次10ml,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