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酸格

更新时间:2023-02-02 23:34:33作者:百科

酸格

概况

异名:酸格刺、老虎棘(云南)。

基源: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光叶金合欢的叶、根、嫩枝及果实。

原植物:光叶金合欢Acacia delavayi Franch.,又名阔叶相思树(《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丽江金合欢(《新华本草纲要》)。

历史:本品为云南民间药用植物,始见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新华本草纲要》亦予以收载。

形态:藤本;枝干具棱、有刺,无毛;刺基膨大,微呈钩状。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10,长15~20cm;总叶柄短,有刺;小叶线形,长0.6~0.7cm,宽约0.2cm,密集,无毛,先端钝。花序头状近球形,直径近1cm,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总花梗长3~4cm,具总苞片,花无梗;花萼裂片微急尖,与萼筒近等长;雄蕊比花被长2倍;子房无毛,荚果扁长圆形,长8~10cm,宽2~3cm,先端和基部近圆形或钝,开裂。种子7~9,扁长圆形或菱形,种皮灰色;果柄长。花期7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图1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700~2200m的山地。分布于中国云南金沙江河谷。

化学性质

果实含有毒成分。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7。

本文标签:酸格  药性  化学性质  
上一篇:假黄麻
下一篇:顺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