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堇

更新时间:2023-02-02 23:10:24作者:百科

黄堇

概况

异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水黄连(河南)。

基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小花黄堇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又名鱼子草(湖南),野水芹、虾子草(安徽)。

形态:一年生无毛草本,植株高10~60cm;具细长直根。茎常由下部多分枝。叶片轮廓三角形,长3~12cm,二~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3~4对;二~三回裂片轮廓卵形或宽卵形;末回裂片狭卵形至宽卵形,顶端钝或圆。总状花序长3~10cm,具狭披针形或钻形苞片,长1.5~5mm;萼片2,卵形;花瓣4,黄色,上面花瓣长6~9mm,前部唇状,后部有距,囊状,长1~2mm,末端圆形。蒴果条形,长2~3cm,宽约1.5mm。种子黑色,扁球形,直径约1mm,密生小凹点。花期3~5月,果期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0页.图1770)

生境与分布:生于墙边、多石处或山地沟边湿草地。分布于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夏秋采收全草或根,洗净,晒干。

化学性质

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dl-四氢掌叶防己碱。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33。

本文标签:黄堇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上一篇:鹅掌金星草
下一篇:木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