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空心苋

更新时间:2023-02-02 22:50:26作者:百科

空心苋

概况

基源:为苋科莲子草属植物喜旱莲子草的全草。莲子草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产4种。

原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Criseb.(Cucholzia philoxeroides Mart.),又名水花生、革命菜(江苏)、水蕹菜、山蕹菜(福建)。

历史:本种原产巴西,中国引种于北京、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后逸为野生。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中空,具分枝。叶对生,全缘,长圆形,长圆状倒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7~20mm,顶端圆钝,具芒尖,基部渐狭;上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具总花梗;总花梗长1~4cm;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白色,长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杯状,花药1室,退化雄蕊顶端5裂成窄条。花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10页.图1219)

生境与分布:生在池沼、水沟;分布参见“历史”项。

生药

采集:7~12月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鉴别

性状:全草长短不一。茎扁圆柱形,直径1~4mm,有纵直条纹,有的两则沟内疏生毛茸,表面灰绿色,微带紫红色,有的粗茎节处簇生棕褐色须状根,断面中空。叶对生,皱缩,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0.7~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绿黑色。偶见叶腋处有头状花序,直径约1cm,花白色。气微,微苦、涩。

显微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被有较厚的角质层,有气孔及非腺毛。厚角组织位于表皮下方,2~3列细胞,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常为气孔下方的气室所间隔。皮层细胞数列,排列疏松。韧皮部较狭,外侧散有少数纤维。形成层成环,束间形成层内方的1~6列细胞壁增厚,木化。木质部8~10余个,导管类圆形,数个至十多个,位于外方的木薄壁细胞,壁增厚,木化。中央中空。草酸钙簇晶随处可见。(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513页.图496)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均有气孔及非腺毛。气孔直轴式,偶见不定式,副卫细胞3~5个。非腺毛有二种,一种似蚕形,短小,均向一侧弯曲,顶端钝尖,由3~8个细胞组成,有的细胞中含棕黄色物,长85~168μm,直径22~26μm,壁薄而光滑;另一种由3~6细胞组成,长320~695μm,直径20~36μm,有疣状突起。叶肉中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23~57μm。(图见同上.514页.图49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采集:全年可采。

药理

①抗菌作用 螃蜞菊注射剂,试管法试验,药物浓度相当生药量计算,实验结果15.6mg/ml对脑膜炎球菌、32mg/ml对白喉杆菌、6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1]。 ②抗病毒作用 本品醚提液0.5%,0.3ml/只,ip,对乙脑病毒(P3株)感染小鼠,无论先感染后给药或于感染前给药,连续5d,对小鼠的神经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反应,均较对照组为轻[2]。醇提液1∶20浓度,用细胞培养法试验,对流感病毒A3有抑制作用,醇渗漉液1∶10,1.60对流感病毒A3及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3]。石油醚提取物200μg/ml,乙醚提取物300μg/ml,乙酸乙酯提取物300μg/ml,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114、EHFV435、EHFV49均有明显抑制作用[4]。石油醚、乙醚提取物分别在200,100μg/ml时,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宥抑制作用,对HSV2,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3个部分提取物均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40,40,80μg/ml[5]。空心莲子草有效部分铅盐沉淀提取物,2.5g/kgip,连续8d,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提高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6]

毒性:螃蜞菊注射液iv对小鼠的LD50为455.4g/kg[1]。本品有效部分铅盐沉淀提取物ip对小鼠的LD505~7日龄的为19.5g/kg,对13~15日龄的为26.85g/kg,对18~20g成熟鼠为48.65g/kg[6]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3;(2):28。
[2] 新医药学杂志 1975;(8):39。
[3] 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 1984;4(3):173。
[4]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8):488。
[5] 华西药学杂志 1989;4(4):217。
[6] 中国中药杂志 1993;18(5):304。

本文标签:空心苋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上一篇:五色梅花
下一篇:猴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