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麦芽

更新时间:2023-02-02 22:44:55作者:百科

麦芽

概况

异名:大麦蘖(《药性论》),麦蘖(《日华子本草》),大麦毛(《滇南本草》),大麦芽(《本草汇言》),麦芽(《中国药典》)。

基源:为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大麦发芽的颖果

原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余项参见“大麦”条。

生药

采集:将大麦以水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蒲包,经常洒水,待芽长过3~5mm时,取出晒干。药材中国各地均产

鉴别

性状:麦芽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先端长芒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有1条纵沟。除去内外稃后,基部胚根处生出胚芽及须根,胚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0.5c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微甘。以色淡黄、有胚芽者为佳。

显微 粉末:米黄色。 ①淀粉粒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形,略扁,直径8~33μm,边缘常有小突起或波状弯曲,侧面观呈蚕茧形、长条形、梨形或圆三角形,脐点长裂缝状,层纹少数可见。 ②稃片外表皮黄色或黄绿色;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质细胞、硅质细胞)相间排列;长细胞细长条形,长38~200μm,直径8~20μm,壁厚,紧密深波状变曲,纹孔细小;栓质细胞新月形,内含棕色物;硅质细胞扁圆形,有微细颗粒;气孔禾草式,保卫细胞哑铃状,副卫细胞2个。 ③稃片内表皮淡黄色或近无色;表面观细胞呈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3~60μm,壁薄,有的微波状弯曲。 ④横细胞成片,横断面观细胞1~2列,表面观呈长条形,排列整齐,直径13~33μm,长42~158μm,垂周壁菲薄,有的呈细小连珠状增厚。 ⑤非腺毛单细胞,稃片外表皮的短刺毛直径约20μm,长28~108μm,壁稍厚,先端尖,基部钝圆;果实顶端的非腺毛直径7~18μm,长约至357μm,壁厚3~7μm;鳞被的非腺毛直径10~25μm,完整者长约至2033μm,壁厚1.5~7μm;稃片内表皮的非腺毛长约至1568μm。 ⑥糊粉层细胞呈圆多角形,壁稍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⑦果皮中层细胞长方形,直径至36μm,壁连珠状增厚。(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39页.图213)

理化:取样品粉末0.1g,加7()%乙醇1ml,冷浸过夜,吸上清液10ml,点于硅胶G-1%CMC板上,以葡萄糖、蔗糖及果糖为对照,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0cm,重复一次,喷邻苯二甲酸苯胺溶液,加热后葡萄糖显棕色;喷α-萘酚硫酸溶液,加热后蔗糖、果糖显蓝紫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226.357页)

加工炮制:①生麦芽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晒干。 ②炒麦芽 取生麦芽,用文火炒至棕黄色,取出,放凉。 ③焦麦芽 取生麦芽,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水少许,炒干,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鼠,防蛀。

化学性质

大麦发芽的颖果中含有具胍结构的生物碱化合物大麦芽碱A(Hordatine A)、大麦芽碱B及其二者的单葡萄糖酚甙,黄酮碳甙类成分肥皂草甙(Saponann)、大麦黄甙(Lutonarin),以及α-托科醌(α-Tocophenquinone)、α-生育三烯酚(α-Tocotnenol)、维生素B、麦芽糖、淀粉、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等[1],又含β-羟基-苯乙三甲铵盐[2]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2册.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355。
[2]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60;56(3):101。

本文标签:麦芽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月见草
下一篇:无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