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2:42:26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石花
名称出处:《草木便方》
概况异名:石苔花(《草木便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地衣(《吉林中草药》)。
基源:为梅衣科梅衣属植物石梅衣的全体。梅衣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有80余种。
原植物:石梅衣Parmelia saxatilis(L.)Ach.(Lichen saxatilis L.),又名藻纹梅花衣(山西)。
历史:本品始见于《本草便方》,谓有:“明目,益精,化痰,解热毒,生津止渴。润咽喉,涂冻疮、汤火伤。”之功效。《中药大辞典》中把牛皮叶Sticta pulmonacea Ach.亦同等入药,《中国药用地衣》一书中指出:《中药大辞典》中的牛皮叶Sticta pulmonacea Ach.实为肺衣Lobana pulmonacia(L.)Hoffm的异名;同时又指出:石梅衣的插图应是菊叶梅衣。
形态:地衣体叶状,近圆形或不规则扩展,直径8~10cm或超过;裂片重复二叉状深裂,窄长,长1~4cm,宽1~5mm,边缘常有光泽,呈截形或凹入,暗色,裂腋圆形或长圆形;上表面灰色至灰褐色,中央部分较暗,无光泽;具圆形或线形白斑及鼓起的网纹,几乎常具裂芽,裂芽多集中于中央;下表面黑色,无光泽,周缘暗褐色,稍具光泽,密生黑色不分枝的假根。子囊盘稠密,幼小时呈杯状,老时成圆盘状;子囊内含8个孢子;孢子无色椭圆形,单孢,11.2~15.4(17.5)×9~10μm。(图见《中国地衣植物图鉴》.图版33:3)
生境与分布:生于树干以及岩面表土层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浙江、台湾、云南、西藏。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澳洲都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从石上铲下,除净杂质,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棕榈酸、浊酸、地衣酸、硬脂酸、山萮酸、荔枝素、3,5-二羟基甲苯等[1]。
附 变种Parmelia saxatilis(L)Ach var.omphalodes含黑茶渍素(Atranorin)、松萝剔酸(Usnetic acid)和大量的石花酸(Parmatic acid)[]。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0,762。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