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2:32:22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龙骨莲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异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睡莲科萍蓬草属植物贵州萍蓬的根状茎。萍蓬草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约5种,其中3种供药用。
原植物:龙骨莲Nuphar bornetii Lévl.et Vant.
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叶漂浮,卵形至广卵形,长约8cm,宽6~8cm,顶端圆,全缘,基部深心形,两面光滑无毛,背面密布点状突起;叶扁细长,扁而中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萼片5,花冠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cm,宿存;花瓣多数,长圆形,顶端微凹,长约6mm;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卵形,花柱极短,柱头有12个缺刻。浆果。种子多数。花期5~7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633页.1290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池沼、水塘。分布于江西贵州。
药性性味:甘、微苦,凉。
功效:滋补清热。
主治:劳伤虚损。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30~60g。
临床应用食疗:《岭南采药录》:“治阴虚弱劳:鲜龙骨莲根(去须)60g,炖肉吃,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