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花仔

更新时间:2023-02-02 22:26:12作者:百科

黄花仔

概况

异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

原植物:粘毛黄花稔Sida mysorensis Wight ex Arn.

形态:草本或亚灌木,高30~100cm。全株被分泌粘质的腺毛,具挥发性腐草气味。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托叶线形,长3~5mm,混生长毛和星状毛;叶片宽卵形,长3~8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毛,边缘具钝粗齿。花单生或成对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梗纤细,长5~8mm,密被腺毛和柔毛;花萼钟状,长约5mm,萼齿三角形,外面被腺毛和星状毛;花冠黄色;雄蕊管仅顶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子房5室,每室具侧生胚珠1颗,花柱枝与心皮同数,柱头头状。果实半圆形,直径3~4mm,分果爿5个,卵状三角形,无芒,具短尖头,果皮薄膜质,平滑,仅短尖处稍被毛;种子卵形,无毛。花期10月至翌年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051页.4181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旷野或路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性质

种子含蛋白质、亚油酸(Linole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

参考文献

CA 1984;101:132924t。

本文标签:黄花仔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上一篇:芦茎
下一篇:紫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