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白毛夏枯草

更新时间:2023-02-02 22:24:19作者:百科

白毛夏枯草

概况

异名:与里青、士犀角(纲目拾遗),见血清、白头翁、筋骨草、紫背金盘(植物名火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

基源: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仝疮小草的全草 筋骨草属全世界约4050种,中国约18种,其中半数以上种类药用

原植物:止品曰毛夏枯草为金疮小草Ajmga deeumbens Thunb, 另有2种在部分地区也作白毛夏枯草入药紫背金盘Ajuga nipponennis Makmo,又名苦地胆广东、广西),夏草(河北,广西),地龙胆(四川),散血丹(福建、四川),散瘀草(云南)白苞筋骨草Njuga hnpilina Munni,又名忽布筋骨草(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轮花筋骨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基独(西藏),生斗朵尔模、森地(藏语),甜格缩缩草(山西)

历史:金疮小草首载唐《本草拾遗》,《证类本草》引:工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 生江南……高 寸许,如荠,叶短,春夏间有紫色花,长梗米也《纲目拾遗》载:“白毛夏枯草梗圆同夏枯草惟叩上有白毛……性寒味苦,专清肝火”《植物名实图考》”载:见血清,初生铺地,叶……中抽数葶,逐节开白花,颇似益母花,蒂有毛茸茸,又顶植花白”今观具附图似为本种

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基部匍匐,平卧或斜上升多分枝,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单叶对生,叶柄具狭翅;叶片卵形至椭圆形,基部渐狭,长3~6cm,宽1.5~25cm,叶缘有不规则锯齿,两面具白色长柔毛 轮伞花序有数花,腋生或在枝顶集成多轮的假穗状花序,长7~12cm;苞片生于花轮下方,下部者匙形,上部者披针形;花萼漏斗状,长5~8mm,有5齿,齿三角形,长约为花萼的1/2,外面和齿边有白色长柔毛;花冠淡蓝色、淡紫打色或白色,白色喉部有淡紫红色斑点,长8~10mm,外面有短柔毛,内部仅冠筒被微毛,近基部有毛环,上唇半圆形,顶端微凹,长约1~2mm,下唇3裂,长约6mm,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强,花丝细弱,着生于花冠筒上而仲出筒外;雌蕊1,花柱细长,着生于子房底部,柱头2浅裂,裂片细尖,子房4裂;花盘环状,前方具1指状腺体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灰黄色,背部具网状破纹,腹部有果脐,果脐约占腹面2/3花期在中国东部为4-6月,西南部为12月至翌年3月 果期前者为5-7月,后者为1-5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 第2版 684页 图66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2300m的田边、矮草地湿润处、林内及向阳坡地,适应性很强。分布于中国东部、南部及西南,西北至秦岭南坡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紫背金盘与金疮小草的主要区别为植株花时无基生叶,通常直立,稀平卧,从基部分枝。叶片阔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萼齿狭三角形或三角形;花冠长在8mm以上;雄蕊仲出部分仅达全长的1/4~1/3。花期在中国东部为4~6月,西南部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前者为5~7月,后者为1~5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83页图版14)生于海拔100~2300m的田边,短草地湿润处,林内及向阳坡地上 分布于中国东部、南部及西南,西北至秦岭南坡 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植物名实图考》载:紫背金盘“今湖南所产,引蔓长尺余,叶背紫面绿有圆齿,土名破血丹” 具图显系本种 西藏作“白毛夏枯草(筋骨草)”入药

白苞筋骨草与金疮小草的主要区别为植株通常直立,稀匍匐。轮伞花序通常由多数轮伞花序组成;苞片比花长;花冠为白黄色、白色或绿紫色 花期7~9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12页.图5178)生于海拔1900~3200m的河滩沙地,高山草地或陡坡石缝中 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及西北部、西藏东部 在江西与白毛夏枯草同等入药

生药

栽培:宜于温和湿润环境,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宜在背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上种植用种子繁殖,在9月上、中旬播种,点播按行株距各23~27cm开浅穴播下;条播以行距27cm开条沟,播幅10cm 播后覆;薄土,并盖草保湿,每亩用种量0.5kg 出苗后揭去盖草,结合松十除草进行匀苗、间苗或移栽 生长期间,用人畜粪水追施1-2次 每次收割后,迹地需及时中耕除草与追肥,以利再生 栽种34年后,需换地另栽

采集:3-4月或9-10月采取全株,晒干或鲜用 药材上产于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鉴别

性状:茎方形压扁,长8~25cm;灰褐色,密被白色柔毛根细小,暗黄色 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绿褐色,边缘有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 轮伞花序腋生,花唇形,黄棕色,气微,味苦 以色绿、花多者为仕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用甲醇适量振摇提取,取过,取滤液占于可胶G板上,以氯仿冰醋酸-水(1361)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65)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抢水洗净,切短段,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羟基促蜕皮甾酮(Ecdystc rone,β-Ecdysone)、筋骨草甾酮B(Ajugasterone B)、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 C)、筋骨草内酯(Ajugalactone)[1]、筋骨草糖(Kiransin)[2] 叶中含 萜l)ihydroajugamarin、Ajugamarn及具氯乙醇衍生物[3]和21种微量元素[4]

近来从全草中又得到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甲、乙、内、丁、戊、己,均系neoo克罗烷可萜化合物[5,6]。金疮小草素甲(AjugacumbinA)对黄蚨喋(Pareba vesta)三龄虫的最低有效拒食浓度为50pprn,是一种有希望的昆虫拒食剂[7],还含木犀草素[8]

参考文献

[1] J Am Chem Soc 1970;92:7512。
[2] CA 1956;45:3465h。
[3] CA 1983;98:P176504e。
[4] 中草药 1983;14:(12)538。
[5] Chem Pharm Bull 1989;37(9)2505。
[6] Chem Pharm Bull 1990;38(11):3168。
[7] 王实强硕士论文.中国药科大学1989。
[8]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80。

上一篇:基及树
下一篇:豨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