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1:50:24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罂粟壳
名称出处:《本草发挥》
概况异名:御米壳(《医学启源》),粟壳(《易简方》),鸦片烟果果(《中药志》)。
基源: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
原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余项参见“鸦片”条。
生药采集:当蒴果充分生长而尚未成熟时,果皮绿色或稍带黄色,割取药用的阿片后,摘下果实,除去种子及枝梗,晒干。药材由政府指定农场生产,销各地。鉴别
性状: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基部缢缩呈壶状,长4~6cm,直径2~4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或横的割痕,顶端有柱头7~15个,辐射状排列成盘状,基部有时残存果柄。果皮硬脆,横切面可见有7~15个胎座,其上有点状突起,为种子脱落残迹。气香,味微苦。
显微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壁略厚,外被厚角质层。中果皮最小为3~4列厚角细胞,其下为薄壁组织,有维管束散在,胎座基部的一个较大,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呈半月形,壁木化。内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壁稍厚,木化,纹孔明显。胎座薄壁组织中有小形维管束散在。(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第687页.图438)
理化:取样品粉末2g,用乙醇温浸,得浸膏,加3倍量5%盐酸溶出,提取液即为样品液。对照的用吗啡、可得因、罂粟碱。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15∶4∶1),展距16cm。展层后用碘化铋钾∶磺碘比钾(1∶1)显色,样品液与对照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87页.图439)
加工炮制: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罂粟壳丝或块,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罂粟壳丝100kg,用炼蜜25k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蜜罂粟壳,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生物碱: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罂粟碱、罂粟壳碱(Narcotoline)(1)等[1,2];另外尚含景天庚酮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3]、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等;并从中分离到多糖类成分[4]。
[1] CA 1970;72:136332d。
[2] CA 1950;44:7027g。
[3] CA 1971;75:1315s。
[4]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