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1:49:46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
名称出处:《广州植物志》
概况异名:催生药、酒瓶果(云南),山甜娘(广东)。
基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多花野牡丹的根或全草。野牡丹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9种。
原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 D.Don(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又名基尖叶野牡丹(《中国植物志》)。
形态:直立灌木,高可达1m;茎上部与枝条均有近伏贴的鳞片状毛。叶对生,坚纸质,狭椭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4~13(~20)cm,宽1.6~4.4cm,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基出脉5条,下凹,上面有短而紧贴的糙伏毛,背面脉上糙伏毛较密;有短柄。花两性,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10朵以上,基部具叶状总苞片2;花萼长约16mm,密生伏贴的有齿边鳞片状糙伏毛,裂片5;花瓣5,粉红色至红色,稀紫红色,长达2cm;雄蕊10,花药顶端单孔开裂,二型,5枚较大,紫色,有延长而二裂的药隔,5枚较小,黄色,药室基部各具1小瘤体;子房半下位,5室。蒴果坛状球形,顶端平截,与宿存萼贴生,长约1.2cm,密生伏贴的鳞片状毛。种子多数。弯曲。花期2~5月,果期8~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03页.图373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坡山谷林下等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中南半岛至澳大利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秋季采集,除去杂质,切碎,晒干;亦有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叶中含水不溶性黄酮、水溶性黄酮甙、鞣质、游离多元酚、有机酸、氨基酸等[1]。根的水溶部分含三-O-甲基鞣花酸(Tri-O-methylellagic acid)和三-O-甲基鞣花酸葡萄糖甙(Tri-O-methyl ellagic acid-glucoside)[2]。此外还有与叶中相同的成分[2],根的脂溶性部分含β-谷甾醇[2]。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41。
[2] 中药通报 1986;1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