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1:35:53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束花石斛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异名:大黄草、水打棒、水马棒(贵州)。
基源: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束花石斛的茎。
原植物: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x Lindl.
余项参见“石斛”条。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鲜石斛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佳,除去须根、叶及泥沙。干石斛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药材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鉴别
性状: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3.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显微 茎中部节间横切面: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近似,维管束略排成5~6圈。外侧纤维群半月形,有1~6列纤维,纤维直径至29μm,壁厚1.5~5μm,硅质块较多,直径3~10μm;木质部导管有1~3个较大,直径至48μm;内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针晶束长33~83μm。(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239页.图244)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浓氨水6滴,使粉末润湿,密塞放置15分钟,加氯仿5ml冷浸过夜,再于50℃温浸6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0.1ml溶解,取10μ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10·0.8)为展开剂,氨蒸气饱和下展开10cm,喷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斑点均显桔红色。(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240页.图247)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须根,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贮藏:鲜石斛置于阴凉湿砂中,防冻;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含生物碱、古豆碱(Hygrine)、反-束花石斛碱(trans-Dendrocarysine)及顺-束花石斛碱(cis-Dendro-chrysine)。
Acta Chem Scand 1973;27;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