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苦甘草

更新时间:2023-02-02 21:31:40作者:百科

苦甘草

概况

异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

基源:为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的干燥根。

原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

余项参见“苦豆子”条。

生药

采集:夏、秋季挖取地下部分,去净泥土,鲜用或切片晒干。药材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山西、宁夏、青海也产。

鉴别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弯曲,有细根,根长不等,一般切成长15~20cm的小段。直径0.5~2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裂纹,具横向皮孔,栓皮反卷或脱落。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皮部较薄,木部黄色,隐约可见细小的导管孔。微有豆腥气,味苦。

显微 根的横切面:木栓层的外层常反卷。栓内层及韧皮部散有草酸钙方晶及8~10余个成束的纤维束。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射线宽2~5列;木质部束导管散列,直径约76~112μm;木纤维数十个成束.木薄壁细胞稀少。(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200页.图149)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1g,用氨水湿润,加氯仿3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用乙醇溶解,点于(Ⅰ)硅胶G板或(Ⅱ)碱性硅胶G板上.以(Ⅰ)苯-乙酸乙酯-丙酮-氨水(3∶3∶1∶0.1)或(Ⅱ)苯-丙酮-甲醇(8:3:0.5)(氨饱和)为展开剂,以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对照品,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钾显色。 ②取样品粉末适量,用10%氨水浸润24小时,加氯仿提取,回收氯仿,加盐酸溶解,抽滤,弃去不溶物,加氨水碱化,氯仿萃取,盐酸饱和,氯仿再萃取,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氯仿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7:2:1)为展开剂(氨水饱和10分钟),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定》.95页.图63-1,63-2)

化学性质

根含脱氢苦参碱、槐定、槐胺、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碱、野定碱、氧化苦参碱[1]。又含13,14-去氢槐定碱和N氧化物(13,14-Dehydrosophoridine N-oxide)、5-表槐果碱(5-Episophocarpine)、N-Allylaloperine及结构未定的生物碱[2]。还含苦甘草碱甲[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81。
[2] Dictionary of Alkaloids Index.Chapman and Hall Ltd., 1989:587。
[3] 中草药 1980;11(12):555。

本文标签:苦甘草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蛇退
下一篇: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