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21:30:15作者:百科
药材名称:茯苓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茯菟(《本经》、《唐新修本草》、《纲目》),茯灵(《史记》),茯神(《别录》),茯苓、茯菟(《唐新修本草》),松腴、不死面(《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菟(《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
原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Pachyma cocos Franch.)
历史:茯苓,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其云:“茯苓,味平,主胸胁逆气。……一名茯菟生山谷。”《别录》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隔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本草经集注》陶弘景云:“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唐新修本草》、《药性论》、《蜀本草》、宋·《嘉祐神农补注本草》、宋·《图经本草》、《本草衍义》、《洁古珍珠囊》、《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纲目》等都有对茯苓的生境、形态、药用的记载。古代文献中把茯苓作利尿、安神、健脾之用。现代也仍作益脾胃,宁心神,利水渗湿之用,并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都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形态:菌核呈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径长10~30cm,或更长;新鲜时较软,干燥后坚硬,表面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呈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平伏地产生在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干燥后变为淡褐色;菌管单层,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深2~3mm,直径0.5~2mm,孔壁薄,边缘渐变成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状,有一斜尖,7.5~8×3.5μm,壁表平滑,透明无色。(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219页.图323)
生境与分布:生于松根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各地已人工培育。
生药栽培:适于温暖、干燥、向阳的山坡,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重砂壤土为宜。不宜连作。一般用鲜茯苓菌核作种,以松树木为寄主,进行无性繁殖。在冬季或早春1~2月,将松树砍倒,锯去树枝,顺着树干削皮,根据树干的粗细,可削成3~7方型,每两方之间留3cm左右的树皮,以利菌丝缠引上料和木材干燥。削后再锯成70~90cm长的木段,按交叉形式堆成多边形或井字形,晒3~4个月。待段木晒干,两端无松脂分泌,断面有裂缝时可接种下窖。一般在6月下窖,人工纯菌种宜在5月份接种。下窖前,先顺坡挖1m长,深、宽各35~50cm的窖,窖底须按坡度倾斜,窖与窖可间隔17~33cm,场地周围须挖排水沟。下窖宜在晴天,每窖放入松木3~5段,叠成下2上1,或下3上2状。同时选择鲜嫩、皮色紫红、浆多、内白色,表面有裂纹的菌核(茯苓)作菌种(肉引子),切成或掰成每块150~250g的肉引块,每块应留有外皮,然后将白色菌肉面紧贴在段木截面顶端,或贴在主料上端削去树皮的两侧,或垫于下面,贴引后不再移动,防止泥砂夹入菌肉;也可用预先培养的菌材,锯成13~20cm长作菌种(木引子),对齐紧贴于松木,保持两者之间清洁。接种后用沙土填塞,防止种引脱落。亦可于2~8月,选择新砍伐的树桩或2~3年后将要砍伐的活松树上,刨土露根,然后在1~2条粗壮根的分叉处,削去宽10cm、长15cm的根皮1块,将肉引白色苓肉紧贴于削口上,以贴满为度,稍加压紧,覆土填实。近年来推广应用纯菌种接引,既能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商品茯苓。接种后须适时检查,如菌丝未引上,应及时补种,随时清除杂草,严防人畜践踏。雨后应及时排水,注意培土。旱季应浇水抗旱。主要虫害有白蚁,可用60%亚砷酸、40%滑石粉配成药粉毒杀;或于苓场四周挖深沟,撒入石灰粉;或在窖旁埋入臭椿枝条。
采集:野生茯苓在7月至次年3月到马尾松林中采挖菌核。在有茯苓的地方,一般具以下特征: ①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 ②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 ③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浅裂口。 ④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 栽培茯苓,于接种后第2年7~8月间采收,将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使水分析出,取出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鲜茯苓去皮后切片,为“茯苓片”;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者为“茯苓块”;带有松根者为“茯神”;皮为“茯苓皮”;去茯苓皮后,有的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药材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安徽、湖北产量为大,云南所产质量较佳。
鉴别
性状:茯苓个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至30cm或更大,可达数十斤;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体重,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带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无裂隙、断面色白细腻、嚼之粘性强者为佳。
显微 粉末:灰白色。用斯氏液装置,可见无色不规则形颗粒状团块,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及细长菌丝。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团块物溶化,露出菌丝。菌丝无色或带棕色(外层菌丝),较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横壁可见。粉末遇α-萘酚及浓硫酸液,团块物溶解,并显紫色或深红色。(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37页.图362)
理化:取样品适量,用乙醇回流提取或水煎煮提取,提取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醚-石油醚(1·1)为展开剂,展开后,喷磷钼酸乙醇液或三氯化锑氯仿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594页.图513)
加工炮制:①茯苓 取原药材,大小分开,浸泡,洗净,润透,稍蒸后趁热切厚片或块,同时切取茯苓皮,干燥。 ②朱茯苓 取茯苓片,加朱砂细粉拌匀。每100kg茯苓,用朱砂2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菌核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羟基齿孔酸(Tumuls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3β-Hydroxy lanosta-7,9(11),24-trien-2l-oic acid)、齿孔酸[1],又含茯苓酸A、B(Poricoic acid A、B)[2]、茯苓多糖(Pachyman)、u-茯苓多糖f(u-Pachymanf)、茯苓多糖H11、H12、H2(Pachyrnan H11、H12、H2)、(1,3)-(1,6)-β-D-葡聚糖[(1,3)-(1,6)-β-DGlucan][3],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thymaran,CMPA)[4],茯苓素[5]。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38。
[2]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96。
[3] 药学杂志(日) 1986;106(3):199,206。
[4]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1):24。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