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7:40:22作者:百科知识库
文章含读《生死朗读》有感、生死朗读读后感(840字)等800字、19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3篇,供您参阅。
这两天,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未知死亡》,另一部是《生死朗读》,未知死亡是记忆碎片的印度版,其中的动作和凄美的爱情让人感叹。而生死朗读则法人深思,记忆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关于个人的尊严,汉娜是一个文盲,但是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她的朗读。但是也许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甚至最后付出了终身监禁的代价。她走在一条偏执但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她也不得不面对没有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的处罚。
第二是关于法律与正义。汉娜得到终身监禁的结果让人唏嘘,“纳粹”、“凶手”,这些称呼强加到汉娜身上有逻辑但是却无道理,有逻辑是因为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无道理的原因正如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如果法律无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当时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有句话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法律是刚性的,但是如果缺乏了灵活性也就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也许英美法系的判例能够解决这种矛盾吧。
第三是关于沉默。影片的悲剧,其实正是因为男主角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为了保住汉娜的尊严,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成语逃避现实: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又如:我不喜欢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解决。
成语不知不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如: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又如: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摩尼教把世界看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这样两个部分,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能够让大多数人感到满意。无论是古老相传的民间童话,还是韩国和台湾的肥皂剧,女主角往往善良的像天使下凡,而头号反面人物又穷凶极恶地好似吃人的黑巫婆。这种极善与极恶的强烈对比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满足了戏剧角色冲突的需要,也满足了我们内心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
善与恶就这么泾渭分明么?
《生死朗读》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女主角汉娜曾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她参与作出的一些决定直接断送了一些人的性命——尤其是当关押“犯人”的教堂起火时,为了怕“犯人”逃跑,她和其他看守拒绝打开教堂大门,任由关在其中的“犯人”们活活烧死。毫无疑问,她是有罪的,理应受到审判。但是,电影审判前的一系列镜头暗示着,这个坐在被告席上的中年德国女人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穷凶极恶。
温丝莱特的表演很到位,她捧得奥斯卡影后桂冠实至名归。她饰演的这个女人显然不是个杀人狂,眉宇间总是露着坚强,做什么都透着认真。她愿意帮助街上素不相识的生病男孩,一个离群索居的中年女人,整天要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为她朗读诗歌、小说、戏剧……,与男孩亲热却拒绝对方的低俗小说,这说明她有爱心、对生活的美有着执着的追求。在汉娜看来,文字是美丽的,不识字是人生最大的羞耻,她会为了遮掩自己不识字而放弃升职,放弃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哪怕被冤入狱也决不肯承认。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看起来严肃认真、热爱生活、善良无害,甚至有一点勇士气概的平凡的女人,却漠视“囚犯”的生死,在法庭上以职责不许作为抹杀生命的堂皇理由。电影中法庭一段很精彩,温丝莱特完美诠释了汉娜的麻木、茫然和彷徨——对草菅人命的麻木、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茫然和对法官要求验证笔迹时的彷徨。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究竟在哪里——一切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去做的,自己只是尽力做好了本职工作。
阿伦特说,极权统治发明了既无法惩罚也无法饶恕的罪行。这种超出了现有道德范围的极恶无法用自私、纵欲、贪婪、怨毒、嗜权这些动机来解释。的确,在电影中,我们看不到女主角身上隐藏着什么穷凶极恶的东西,她甚至是一个具有很多美德的人。她不畏惧死亡,在法庭上冒着被绞死的风险直陈其事,宁愿背负不应有的罪责也不肯坦白自己不识字。这和同在法庭上坐着的其他女看守的丑恶嘴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娜内心中显然认为真实和知识是可以用生命去扞卫的宝贵东西,是不能亵渎的,所以影片最后她脱掉鞋子,借助垒起来的书完成了自缢。
法西斯极权统治把一部分人归为可以直接抹杀的非人的东西,并且以制度的形式把这一意识形态固化下来。汉娜作为一个纳粹制度中某生活的普通人,也是一个纳粹制度的运作者。她不需要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就可以犯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罪行。
在这样的专制制度下,个人负有怎样的道德责任?我想,电影中穿插的法律专业学生之间的讨论其目的怕也是意在探讨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学生以结果的惨烈推出目的的邪恶,我认为有些偏激。我觉得,汉娜之所以成为邪恶的化身,不是因为她具有什么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理想或思想能力。恰恰相反,她在邪恶当道时为虎作伥,是因为她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思想能力。因为她是个文盲,无法通过阅读“知善”。思想对作恶有遏制作用,因为思想可以产生关于善恶的辨别能力。
我主观认为,电影安排男主角——这个对汉娜知根知底的法学院学生——去听审判,从内心挣扎到选择隐瞒真相,既是想满足汉娜隐瞒文盲的心愿,也与他对汉娜的“恶”有了新认识有关。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汉娜所体现的平庸的邪恶在于她的无思想,甚至无动机地按照罪恶统治的规则办事,并因而心安理得地逃避一切道德责任。如果不帮助她认识到自己行为所隐藏的邪恶,她一辈子也不会悔悟。认罪是救赎的开始,坐牢只是形式,要帮助她自我救赎,首先必须让她“知善”。男主角承担起这个任务,寒暑不易地给她寄朗读带,帮助她识字,完成从不知罪到知罪的蜕变。汉娜最终明白了自己的“恶”,真真正正完成了自我的审判,原本麻木的心感受到了痛苦的折磨。她开始害怕面对生活,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她的自杀,既是逃避,也是一种自我的解脱。但是,不被宽恕的灵魂沉重的无法飞向天堂,男主角责无旁待地带着她的忏悔飞往美国,找到了当年的幸存者。二人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最终,幸存者没有收下汉娜的钱,却留下了装钱的茶叶盒,钱被捐给了帮助读写的犹太慈善组织。不收下钱,是因为个人无法代表整个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对那一段历史进行审判和宽恕;捐钱给帮助读写的慈善组织,以汉娜的名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娜也是受害者,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我是这么理解的。
最后,我认为“生死朗读”比“朗读者”更贴切。
成语穷凶极恶: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如:《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又如:最后侯殿坤穷凶极恶,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成语泾渭分明: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意指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语本《诗经·邶风·谷风》。後用“泾渭分明”比喻彼此的区别非常清楚。[源]《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後![典故]泾水是渭水的支流,源出甘肃省而流入陕西省注入渭水,《诗经·邶风·谷风》中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意思是说泾水和渭水,各有清浊,在泾水注入渭水时,仍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在《初学记·卷六·泾水九·叙事》引《辛氏三秦记》及《山海经注》提到:“泾水出安定朝郡县西幵头山,……与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浊不相杂。”由此可见,自古即有泾、渭之清浊不相杂的说法,然而古时对於泾、渭二河的清浊,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泾清渭浊,一说泾浊渭清。清末学者谭嗣同对此做过仔细的观察,认为河水的清浊,是随着季节时序而改变的,他在《石菊影庐笔识·学篇》中说:“留心觇之,夏秋二水皆浊,冬春二水皆清,合流处亦随时清浊,……岂可据为常清浊哉?”所以泾水和渭水的清、浊,并没有一定,是随着季节以及二河水位上升或乾枯而有所变化。後来“泾渭分明”就从《诗经》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彼此的区别非常清楚。
当看到我最喜爱的凯特·温丝莱特终于苦尽甘来捧得小金人,我知道和她一样,很多人的等待是有价值的。奥斯卡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尽管直到此刻,我还没有看《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但是我相信凯特的选择,正如她一直以来做的那样。
自从在《泰坦尼克》里看到这个当时过于丰满的美女之后,我就迷上她的美丽,但是同样美丽的是她的演技和她与众不同的眼光,与其她很多演过商业大片的知名女优不同,凯特一直以来坚持出演文艺片,以至于《泰坦尼克》之后她竟然没有一部像样的商业大片,以她这样的条件和资历可以说极为罕见,这样看来,她选择下嫁给山姆·文德斯(《美国丽人》导演)也不足为怪了。然而这样的才女数次提名奥斯卡每每铩羽而归,新世纪之后的奥斯卡一向青睐极具眼球牵引力和商业吸引力的美女(希拉里·斯万克算是个例外,毕竟实至名归),对于凯特这种坚持艺术创作的美女竟然数次视而不见,不可谓不恶劣矣。有意思的是每当戴上奥斯卡影后桂冠之后,一干票房美女居然立马成为票房毒药,同样也是新世纪颇为称奇的怪现象,好在凯特肯定不会受此影响,因为她本来就不是票房巨星。
虽然一直想看到《生死朗读》这部电影,只要看一看封面凯特和拉尔夫·费恩斯的样子,就不得不让人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但是数次扫片都没有淘到,未免失望之极。于是决定要先找到这部小说先睹为快。
《生死朗读》的小说很短,我几乎用了半天就看完了,看完我得出一个结论,能够支撑我几乎一口气读完此书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一直是把汉娜当成是凯特的形象来读的,这样我看的时候才会如饮醇醪,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看,实际上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而且读后会让人回味不已。
据说影片制片人最早是希望凯特来演,后来不知何故又改为妮可·基德曼,恰逢妮可身怀六甲,于是又改回凯特。看完全书,我直感谢妮可的那个小孩,因为她挽救了整部电影,其实妮可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但是喜欢一个演员并不是说她演什么都是好的,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妮可出演那种神经质女人(如《小岛惊魂》)和惊艳美女(如《红磨坊》)自是形神俱备,但是汉娜这个形象对她来说显然不如凯特来得好。
整部小说的最大悬念就是汉娜为什么会数次误解男主人公,并且会在法庭上毅然承揽罪责,最后男主人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是和他的朗读有关,这个谜团才被解开,小说的包袱的铺垫和抖露还是比较符合逻辑并有一定的吸引性。
小说对于男女主人公的性爱描写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这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所在,可能很多读者或者观众都会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或者情爱小说,想必抱以猎艳心理看待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想必这样的人也必定失望而归。
这不是一部讲述爱情或者说畸形爱情的小说,这部小说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赎罪类别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爱情和赎罪都只是构成小说主体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还不是全部。
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精神救赎与理性思辨。毫无疑问,二战之后对于纳粹份子的清算在很长时间里构成了对那个时代回忆的标志性烙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纳粹被作为一个整体永久性的被钉在历史的审判台和耻辱柱上。
但是,人从来都是有着社会属性和个人特性的,这点无论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同博爱还是德国人严谨的哲学观里都得到承认的,只是这一普世原理在纳粹标志面前是否可以依然畅通无阻呢?我们已经有很多文学影视作品在尝试法西斯主义下人性的检讨,但是对于那些被迫绑上纳粹战车的人,人们似乎还不愿意去审视其作为个体的特性,对于这部分人历史该如何去审判呢?显然,《生死朗读》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有着浅尝则止的意味,但比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蜻蜓点水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当然考虑到当今社会对于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痛心疾首,作者的上述尝试并没有太过于直白,从其情节设置来看,其将汉娜设定为一个文盲、一个弱女子,可见一斑,另外主人公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待审判的,作者尽量不用过于主观和激动的字眼来刻画这一段,和小说前半部分对汉娜的一举一动都产生心理波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不是作者不经意的写法,作者在描述后半段的时候,很显然的将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得这种对审判的审视情绪变得比较中立,另外一个方面何尝不也是作者对这种审视的有意保留呢?
整部小说在前半部行云流水的写作,使得读者对这段忘年恋产生无限遐想?试想谁在年轻时没有像迈克那样去对一个成年的成熟女性产生那样的遐想呢?这段文字写得貌似轻松,但是作者巧妙的设下了伏笔,等到笔锋突转的时候,读者才会发现很快将堕入一个不曾设想的深渊。前后半部的强烈反差使得整部作品带有极强的戏剧性,也使得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产生了莫大的悲剧效应。
最终迈克没能等到汉娜的出来,而汉娜究竟是死于自己的赎罪感,还是死于对自己心爱的人冷漠的失望呢?这些都无从从小说中寻求索引,但是当小说结尾,迈克孤独的站在汉娜的墓前时,他的心中会追忆当年的美好时光吗?他会为自己的置身事外而感到负罪吗?
不管怎样,我想汉娜都会宽恕他的。
成语痛心疾首: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意指疾首,头痛。心中痛恨到头都痛了。比喻痛恨到极点。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源]《左传·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於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 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 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於晋。[典故]据《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春秋时代鲁成公十三年四月,因为秦国违背双方在令狐订立的盟约,於是晋侯派吕相出使秦国,目的是断绝两国的盟友关系。吕相传达的内容大致上说:“晋献公和秦穆公时,两国关系十分密切,不但订立盟约,还结为姻亲。之後秦穆公又帮助在外流亡的晋公子重耳,返国当上国君。但是两国为了国界的问题,秦国的态度反覆,时常来犯。为了解决纷争,最後两国订立『令狐之盟』,没想到秦国不但背弃盟约,并且和楚国结盟,对上天和秦国、楚国的历代先君盟誓说:『秦国虽然和晋国结交往来,但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事实上,楚人厌恶秦国的反覆无常,於是转告晋国,要好好惩罚意志不专一的秦国。其他诸侯知道这件事後,也都痛恨秦国到了极点,大家都来亲近晋国。晋国要秦国做个了断,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共处。”同年五月,晋国和诸侯国联军,打败秦国。後来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痛恨到极点。
成语苦尽甘来:苦尽甘来[kǔ jìn gān lái],意指艰难困苦的境遇已经结束,转而逐步进入佳境。语或出《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源]《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据《诸宫调两种》引)三娘离席,今告诸亲,听奴分析:“生居村野,梢似不通礼义。当初是亡过亲爷,招召这经略为 (婿)。因与舅争闲气,夫妇便分离。伤悲,一十三载,全无信息。〇受辛懃打骂也甘心,又争知却有今日。刘郎豪贵,独掌九州元帅,方知是苦尽甘来,自古道果无虚矣。这金冠想怎戴得?对天地卜个来意,大有分,三梳这 发,重如旧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三出》(据《六十种曲》引)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小姐清白,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据《元曲选》引)九重天飞下纸赦书来,您三下里休将招状责。一齐的望阙疾参拜,愿的圣明君千万载,更胜如枯树花开。捱了些脓血债,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典故]“苦尽甘来”就是说苦日子已到尽头,再来就是好日子了。此语常见於戏曲小说,例如《刘知远诸宫调》。“诸宫调”为盛行於宋、金、元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刘知远诸宫调》讲的是五代後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故事。刘知远在落魄潦倒时被李文奎收留帮佣,并娶其女三娘为妻。李文奎死後,刘知远一家受三娘的兄嫂排挤与欺凌,他不堪受侮而弃家投军。後来刘知远终于建立了功业,入赘岳节度使家,又将昔日的糟糠妻三娘接回。三娘被接到刘府中,感叹道:“受辛懃打骂也甘心,又争知却有今日。刘郎豪贵,独掌九州元帅,方知是苦尽甘来,自古道果无虚矣。”丈夫离家的十三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但仍是苦守寒窑,不曾放弃。话中“苦尽甘来”四字,道尽这段日子里的一切苦楚。“苦尽甘来”这句成语便是用来指艰难困苦的境遇已经结束,转而逐步进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