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7:33:00作者:百科知识库
文章有天鹅湖读后感(1382字)、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1437字)、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1428字)、爱与不爱(1408字)、星空下的灵魂读后感(1437字)、微物之神读后感(1391字)等1400字左右的初三读后感优秀作文6篇,供您参阅。
为了弥补我去不了北京看Rent的损失,妈妈同意我去看俄罗斯国际芭蕾舞团在成都演的《天鹅湖》。于是2006年的第一个夜晚我就在足尖舞,白纱裙,交响乐和童话故事中度过了。在演员们一举手一投足中回到了当年练芭蕾的日子。一群小女孩,靠着把杆,一台破录音机放着法国的芭蕾教程,老师说:“现在的你们得把自己想成是白天鹅,得有份儿。”于是小女孩们就伸长了脖子,一招一式地跳着,最后我的几个同学真的成了现在舞校的白天鹅。不知道这些俄罗斯的白天鹅是不是也有那样的经历。芭蕾舞剧其实和歌剧一样,都有它们的语言,舞剧的语言就是那些近乎于程式化的动作,虽然也有变化,但是手脚所摆的位数(手有8位,脚常用的有3位),人所朝向的点数(共八位)都是有讲究的。对比现代舞,这些东西就是老古董了,因为现代舞从来不会管这些东西,包括气息和身体都是完全自由表达的。这一点可以从天鹅的几个动作上来说,天鹅的表现曲颈,演员把两只手竖着拉直,然后靠腰部的弯曲带动手的弯曲。而《雀之灵》在这一点就要形象得多了。这次舞蹈演员只能算中上等的,王子太老了,而且我看到他出场的时候捏的居然是兰花指,胯的开度也不是太好,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的表情很丰富,在表现力上就比其他演员更胜一筹。中间有一段是舞会,用芭蕾的形式跳的弗拉明戈,感觉很不一样,弗拉明戈的气都在下面,很注重胯部的动作,而芭蕾的气都在上面,注重四肢的动作,所以跳出来比较不伦不类的。
除了看舞蹈,服装也是一大看点。原来一直有个错误的概念,就是现代芭蕾用长裙而古典芭蕾用短裙(其实也不短,只是骨架在里面显得比较短),在swanlake里,是人穿长裙,鹅穿短裙,每件裙子上都镶有水钻,转起来闪闪发光。我最喜欢的衣服是皇后的那一套,深绿色的料子金黄色的边,很高贵。所有的颜色都很纯,搭配得相当有童话的感觉。真不知道《金沙》干嘛那么花哨,从服装上就把剧降了一个档次。
虽说戏剧的看点就是冲突,但芭蕾舞剧通常是选用童话故事,或是剧情相当简单的故事作为剧情,也许是因为用芭蕾这种形式是公主王子们最合适的载体,如果用歌剧呢,就会变得像《魔笛》那样成熟得听不出是童话。《天鹅湖》就简单得不得了,我都怀疑这部剧是不是还存在戏剧冲突,真的是那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那么无聊。难道看芭蕾看的就是形式美?恐怕是这样的。
我的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听音乐上,真是好的没得说,我发现舞剧的音乐和歌剧有异曲同工,因为柴爷爷也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所以有的场景都有它的主题,通过变奏发展剧情。对于乐器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例如双人舞的时候,通常都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协奏,小提琴用于表现白天鹅,大提琴用于表现王子。(说起来王子的舞姿还没有大提琴声音那么有阳刚之气,活脱脱的一贾宝玉)类似的还有竖琴用来表现湖水,大合奏是舞会,这些都很明显。比较有特点的事很多音乐用到了黑管,多数都是天鹅片段的伴奏,例如有名的《天鹅之死》(其实曲子不是这个名字,但大多数人这么叫)那种静穆和自然是其他乐器表现不出来的。
说来说去,音乐剧还是我至今为止看过得最好的东西之一,因为每种感情一定有最合适它的表达方法,不论是音乐,表演,舞蹈,都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才对,Gill能够把ndp做得那么成功,跟这种理念也十分不开的。古典的东西终归是古典的,经典至极但已经成了老人,艺术总应该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它新的生命。
成语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又如:他放开缰绳,任由枣红马无拘无束和驰骋。
成语老古董: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如:钱钟书《围城》:“你近三十岁的人了,自己该有分寸,照理用不到我们背时的老古董来多嘴。”又如:这是一件老古董。
看完《谋杀似水年华》时心情还未平息,眼前就浮现了一根圆木,横在冬天的墙角,一溜老人一个挨一个坐在那里晒太阳取暖。他们的棉袄是黑色的,棉裤是黑色的,鞋也是黑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也是黝黑的颜色。你从他们面前走过,他们眼睛眨都不眨;无论你在任何时候从他们面前走过,他们眼睛眨都不眨。
谋杀似水年华,多么文艺的名字,带着一丝淡淡的悲伤,充斥着一丝扣人心弦的神秘,是悬疑,更是一种别有味道的回忆。观剧之前,对于还没来得及拜读蔡骏原著小说的我来说,多少有点期待,有那么点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剧呢,我一直在脑海里不断地给自己设想着画面。9月12日的首演给了我所有的答案,尽管答案并不那般尽如人意,但也算是一次很不错的新体验,感谢大麦网给了我这份荣幸,让我来品位这出特别的话剧。
爱悬疑小说,爱侦探小说,也爱各种宫斗谋略文,我的口味虽杂,但有一点很统一,就是对故事整体完整性的要求很高。李伯南导演的这出话剧,从1995年起紫色丝巾谋杀案开始,然后展开到2010年,期间又有几场关于2000年的回忆,这种频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穿插使得剧的整体感稍欠,而且前半部分剧的节奏略显拖沓,有些索然无味。整部剧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悬疑,也不是某某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倒是那几段80后耳熟能详的《大话西游》、《流星花园》经典桥段让人共鸣良多。可惜,这种刻意营造的所谓怀旧气氛,对于提升整部剧的意义并不大,倒是调剂现场气氛的意味更甚些。就这点来说,我承认,这些流行元素的运用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可以说与台下的观者形成了一种精神层面的互动。但我偏执地认为,原著小说的内核精神恐怕并不是这些吧。所以,我苦苦期望着接下去的演出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呈现。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后半部分剧的节奏虽然明显加快,女主角田小麦也一点点回忆起自己与秋收的过往,可是即使剧情峰回路转,即使谜底即将揭晓,台上演员的演绎还是不温不火,那种角色本身的矛盾与冲突感、那种戏剧的张力丝毫不见踪影,只剩下那程式化的台词耳畔左右。这部剧最大的败笔不在演员,不在导演,而在于故事的演绎,情节的推进上存在的硬伤。有些事情交代得不够清楚,让人觉得逻辑上总差了那么些许。比如当盛爸和碧真的感情收到冲击时,为何会选择了一种最残忍最血腥的杀害来了断彼此的感情?是贪欲么,与多年不见的碧真重逢,虽然要求盛爸离婚,回到自己身边,可是仅仅因为害怕可能的纠缠而选择了谋杀么?还有盛妈早就对盛爸有所怀疑,可是为何也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当然,兴许这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留点空间给观众思考。但剧中有关钱灵对田小麦单方面的同志情节就有点雷人了,且不论其有落俗套之嫌,更从另一个方面让人觉得想不通。既然钱灵如此爱着田小麦,怎么后来心甘情愿地看着田小麦和盛同学出双入对,然后么自己也和盛爸搞起第三者游戏来了呢?这种情感变化,缺了情节的演绎显得有些生硬。
好吧,对这部话剧吹毛求疵说了那么多,可能也是源于爱之深,恨之切吧,因为我总希望这部剧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毕竟有极其出众的话剧版《步步惊心》珠玉在前,未免让我有了更多也许并不切实际的期待。
从思想层面来说,这部剧还是一部好剧,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李伯南导演还是用心将原著里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思考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我想凡是看过该剧的朋友,无论关注的焦点在哪里,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一个思考。究竟是什么谋杀了爱情,谋杀了青春,谋杀了我们最纯正的心?是你,是我还是他?
成语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如: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又如:那种景象多么扣人心弦! ——秦牧《花城·古董》
成语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如:《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又如: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文/张世豪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最近我们学习华为企业管理类书籍《以客户为中心》,本书讲的是华为从成立至今,二十几年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核心,不为其他利益诱惑所动,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长期艰苦奋斗,终于进入了世界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领先企业的行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一、以客户为中心
华为公司只有一个鲜明的价值主张,那就是为客户服务。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职业通道看得太重,这样的人在华为一定不会成功;相反,只有不断奋斗的人、不断为客户服务的人,才可能找到自己的机会。要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领导为中心。下级看领导脸色行事,在事情的判断上,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是看主管是否认可,只按主管的意见做,即使错了,也是主管的责任,自己不用承担责任,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国有企业更是要有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神,不能高高在上,要用于承担,敢想敢做。
二、增长
企业不发展,什么问题都来了;企业的各种难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才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的发展,才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才能够超越竞争对手。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机会窗开启的短短时间,获得规模效益,那么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
要实现有效增长,就要专注,要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经营管理,在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相关的利益前,必须经得住诱惑。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砍掉一些项目,不断地向核心竞争力收缩,并且逐步建立自身的核心技术体系。要纵深发展,不要横向盲目扩张,横向扩张容易踩别人的脚,且会诱发离职创业,导致人才流失和队伍不稳定,结果得不偿失。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工程师都渴望成功,太多、太小的项目立项,力量一分散就把整架马车拉散了。
三、效率。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样东西要让人满意,质量和效率是缺一不可的。公司赖以生存的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也就是效率这个两个大点,产品质量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本,只有把质量做好了,再把客户服务做好,公司才能走的长远。长期的艰苦奋斗才是公司长期生存繁荣的必要条件。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提前做好计划,提高工作效率。要时常保持学习的态度,每天进步一点点。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让客户信任公司的产品,使用和购买公司的产品。
华为基本法里有一个原则,不仅仅适合企业发展,更适合有责任心的为人处事,那就是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制也是华为价值观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基本含义是:任何用户咨询华为任何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第一个被咨询的人有义务对问题的解答负责到底。由此,客户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有很好的解答,用负责人的态度,为客户的每一个疑问、困惑和迷茫给出参考。
任正非在这本书里说了一个观点很重要,值得每一个创业者和有责任心的人思考。他说:客户是唯一给我们钱的人,我们要服务好他们。任正非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买卖关系,深刻阐明了客户之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写到此也让我想到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每次演出之前的调侃:感谢各位前来观看我节目的衣食父母,是你们支撑起我的梦想,让我有了今天。衣食父母、唯一给我们钱的人等通俗易懂的词都在说明主顾关系:我们的价值是服务于客户,我们的存在价值是因为服务客户而得到体现!但凡懂客户的价值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客户的诉求、意见与建议,也有非常之方法从服务、产品等各种形式中展现这样的重视。
成语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如: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又如: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成语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如:《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又如:为国之道,利出一孔者王,二孔者强,三孔者弱,四孔者亡。——《新唐书·柳冲传》
——读《简爱》有感
前些日与父亲去看画,瞧见一幅油画,“朝阳宁静地照耀着已经枯黄的树丛和仍然碧绿的田野”“宅子灰色的正面正好被宅后一篇白嘴鸦栖身的树林衬托着,林中哇哇鼓噪的居民们,这会儿正到处飞翔它们飞过草坪和庭园,纷纷停落在一个大草场上。草场跟宅子隔了一道坍塌了的篱笆,那儿还有一排高大的老荆棘,一棵棵都粗壮多节,高大得像棵树。”噢,那是桑菲尔德庄园。那时年少,误闯此地,我就在那里听简爱小姐的故事。
话说她从小便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但她是勇敢的。她用自己内心的尺子去衡量。当他表兄殴打他时,她大胆还手,被囚禁在空房中时,内心抑大喊不公。后来在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简仍是不屈,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觉。她曾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我的心被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是的她有着不屈的反抗精神,而我爱的也恰恰是这点。
后来,她去桑菲尔德庄园当了家庭教师,在她最好的年华里,她遇到了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我认为他便是她的阳光。就在遇到如此绅士的罗切斯特先生时,我一度盖上书本,几度猜想卑微的她要如何面对他。那个闪闪星光的晚上,七叶树听到了简爱小姐的话——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我几乎是落泪,这样的她是那么勇敢,心中的世界是那么明朗。人和人都应在心灵的角度去衡量,因为这才是平等的。即使出生卑微、工作卑微、样貌卑微,从心灵出发,卑微的人抑有一颗明朗的心。他们心中有自己的见解、规则、立场,在这小小的心灵空间,他们从知识出发、从道德出发,用他们心中的尺子仔细打量这世界,他们不屈的告诉我们,所有人都在上帝脚下,皆是平等,同样也值得被人尊重。
简爱不愿做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但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菲尔德。而此时罗彻斯特的疯妻子已将庄园烧毁,她自己也被烧死,罗切斯特为抢救她还弄成了残疾。而简爱不顾罗切斯特已是一个“得到处用手牵着走的可怜的瞎子”,与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我认为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她不美、卑微,却以自己的独特气质吸引着所有的人。两性之间是平等的,女子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她在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明:自己有权平等地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爱情须以平等和互相独立作为基础,不是一味地接受对方的给予。
合上书本那夜,闭上眼睛,一个身穿朴素黑袍、带着阔边帽的女士安静在庭园里细细阅读。我窥探到她心灵的尺度,是如此宽广,那绝不是一个湖泊,而是一整个大洋,澄净的蓝色大洋。她教与我的是尊严,是爱,是心灵的尺度,她细细用行动告诉我如何成就心中汪洋。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我始终记得的。
合上书那夜,雨下了,洗净了岭南,清晨,我推开窗户那刻,看到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青,幽幽的树叶间绽放着精巧的小花,草柔柔的伏在地面,宛如一幅年代久远的油画,藏起的是对谁无尽的思念。
成语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如: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又如: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成语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如: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又如: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这是毕淑敏老师今年新出版的散文集,对于我这个老读者来说,能看到毕老师以前未曾发表的散文真是由衷的欢喜。随书还附赠了一个话剧剧本《心理游戏》,故事的情节并不惊险复杂,但是故事的含义却一如既往的深远,我也透过它看到了毕老师对于相关事情的看法。
首先,我很喜欢这本正书的书名《星光下的灵魂》,毕老师说过:可以让人提升智慧的两种方法,一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二是仰望星空,以明人类的渺小。那么在星空下审视自己的灵魂,应该会更具有一种清澈与洞明吧?星光,是我从儿时就喜爱的风景,那时,喜欢在院子里、屋顶上望着星空,把自己的心思分派给一个又一个星星,心思不够时就自己巧立名目。可现在已经看不到什么星光了,家里街道上的路灯一个一个的被点亮,望着亮如刚进黄昏的马路,心里是高兴的:这样晚归家的人会安全许多。可也免不了丝丝的遗憾,那或桔黄或苍白的光也向上映着夜空,有时天空中还有几道激光灯束仿佛一支支长长的匕首在那里挥舞,好像要划破这墨蓝色的天幕。不夜城是挺美的,可是夜夜不夜,心不会累吗?
人类的物质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完全依赖物质发展来提高人生的质量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力量再大,也无法大过自然规律,我们所有的探索努力都只是在发现大自然的规律,以便更好的适应它,换得人类更好的生存。现在已经不怎么仰望星空了,因为知道看不见,也许只有全区停电的时候,才有机会探望一下那天上人间之隔的星星朋友们。
话归正题,书的内容共为十一个主题,分别是:“自由、美、放下、爱、快感、大我、潜意识、入世、苦难、坚守、开悟”,这每一个主题对于个人和整个人类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在人生旅途上觅得属于自己的答案。书里只是表达了毕老师个人的观点,做为一个一路走来,又已走了很远,走的很认真的人生旅者来说,她的每一个脚步都是踏实有力的,当然也会有跌倒的时候,但跌倒的痛苦若会转化为思痛的力量,也是一种前进。这就是人生道路的特点,它不会像身体受到脚和腿的物理限制,心灵的伤只要自己敢正视,敢接纳,敢忘记,就没有人可以阻挡灵魂的稳健向前,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身残志可坚”的原因,苦难的大小以及是否可以跨越,全是自己做主的。有些人会说:真的很痛,真的无法忘记,真的无法不恨,如果你敢往根上寻觅原因,就会发现这大多是自怜的结果,我们太多于心疼自己,有太多的放不下与舍不得。
人类的迷茫与恐惧也是可以继承的,我们从父辈恐惧的眼神中,理解并认定恐惧的范围,若是可以认真的思考毕老师以上的这十一个主题,那么恐惧这块黑幕便有可能被划破,而透露出人生的一线光明。有时候看清自己的真相也是很痛苦的,可是真相就是真相,它可以被暂时掩盖,但依旧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重要、危急或心智慌乱时,我们常常会有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行为,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自觉”的情况,呵呵,它有可能就是那个人们试图掩盖的真实的自己做的反应呢!
每个人都有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责任!说是责任,是因为这样做了以后才会正确的爱自己,一个懂得正确爱自己的人才能正确的爱别人,爱周围,爱世界。(关于人为什么只有先正确爱自己,才会正确爱别人这一点,我想了很久,迷惑了很久,因为我不爱自己,我却认为自己认真的爱着身边的人!如今才发现,不会爱自己,真的不会爱别人!不信?你能回答:爱是什么吗?)
愿毕淑敏老师的书可以成为指向月亮的又一只坚定的手,让我们都可以觅得自己的月亮。
也愿毕阿姨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再身体健康!呵呵!
成语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如: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乃星使临工,以为巧立名目,不容申辩。”又如: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成语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如: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又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浪淘沙》词
这本小说很考验耐心。大段的细节、景物、环境之类的描写,故事情节的推进很缓慢。看到121页时,我还以为这本书说的是这对双胞胎在分别后所遇到的事情和因为异卵双胞胎之间的神秘联系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然而却不是。
如果要概括,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说明这本书说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社会等级森严的环境里,一个地位高的女人与地位卑微的男人秘密的来往被发现了,被软禁的女人向自己的双胞胎说他们是她的累赘,双胞胎因此在雨夜中乘船离家出走,然而意外的翻船导致异国归来的表姐丧失了生命,男人被女人的家人整死,女人也被驱逐了。真的很简洁,故事的中心事件就是这些:相爱、分离和死亡。
若是作者选择了按照时间的推进去展开整个故事,不用怀疑,这是一个很平庸的被用过无数次的题材。但是作者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叙述者,很会讲故事。时间从双胞胎的重逢开始,从这一点继续往下走,不知未来在何方。无数的过往一点点的在重逢中被找回。中心事件之一的死亡在第二章出现的时候让人觉得很没头没脑,谁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儿为什么死了,她的死为什么跟双胞胎有关,不过是一个亲人的离去,为什么要放故事的最开始,为什么阿慕要去找警察说事情不是这样的,是什么事情,这事情又被扭曲成了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或许任何一个都可以诱导你继续往下读这个故事。
时间是错乱的,时而是现在的时空,双胞胎长大了,各自曲折,从彼此相通到现在全然陌生。瑞海儿不知道拿自己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早已与外界隔离的哥哥。常常却是过去。阿慕离开了嫁错的男人,独自带着双胞胎在女性完全没有地位的社会艰难求生,仰仗着哥哥的鼻息。现在是如此短暂,也许只有三天,回忆却又那么漫长,简直可以充满整个生命。世界在孩子眼中尚未成型,他们不会懂阿慕的反抗,不会知道三个人都爱的男人为什么要为这爱而被剥夺了生命。仅仅因为阿慕是上流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地位的离婚的女人,而维鲁沙是一个低贱的木匠,身上带着贱民的气息。这个社会看不起女人,也看不起贱民,他们不被允许得到那么多的爱。
时空顺序和叙事者的选取很重要。时空的打乱使故事耐读,避免了一眼洞穿的平铺直叙。叙事视角从成人当事人转移到两个孩子身上,虽然很多时候有超越叙述者的描写,可以说是限制叙事与全能叙事结合。视角的转换成功的模糊了一点——阿慕和维鲁沙的爱究竟是因生理需要而起,还是一见钟情呢?如果用成人的视角去叙述,毫无疑问,肉欲味太重了。
除了贱民的身份,维鲁沙是个很完美的男人。健康,心灵手巧,有礼貌,行事稳重,爱护孩子们的梦。然而却因为身上流着木匠的血,因为对一个女人的爱和跟她之间超越阶级的性关系,而且还因为他是共产党员,他死得很惨。身在社会之中的阿慕、双胞胎认为他们“爱”死了这个男人。阿慕会懂,这不是她和或者两个孩子的错,但是双胞胎不会懂。他们只会记得自己撒了谎,自己害了阿慕和维鲁沙,也许在慢慢成长中他们会因为社会成见而渐渐不再那么坚定的认为是自己错了,相反会觉得真正错的是母亲和维鲁沙。然而他们没有,艾斯沙选择了沉入自己内心深处,保持安静,而瑞海儿则始终无法与社会妥协。是阿慕和维鲁沙的爱的幸,是阿慕的不幸,是两个孩子的不幸。幸者,他们的爱终于没有被误解;不幸者,她的孩子也选择了反抗,并且将跟她一样,失败而终。
作者是个会讲故事的人,用看似漫不经心的口吻,给我们讲了一个残酷的故事。
成语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又如:王申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和万宝全差不多。——赵树理《三里湾》
成语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如: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又如:祁连山俘虏了我的心,青海湖我一见钟情。(徐迟《三峡记·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