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6:43:43作者:百科知识库
1、不过十二三岁,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见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2、成语朱唇粉面出自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3、芩雨正偷偷摸摸地在看着俄罗斯寓言故事《宝剑》,尤溪县出生的矫老师霍地叫她用成语“品竹弹丝”造句,她回答不上来,被老师批评了。
4、幽王召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临,褒姒全无悦色。
5、成语品竹弹丝出自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6、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巴彦中学的巴士上,子彤叔叔给黎鸯和瑛蔓讲了“品竹弹丝”的历史故事。
7、綦江县隆盛镇莲石初级中学的寇家骅听查德学院的Desdemona说,使用词语“品竹弹丝”造句能提高写作能力。
8、成语弄粉调脂源于《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9、平昔只爱去三瓦两舍,飘蓬浮荡,学得一身风流俊俏,更兼品竹弹丝,无有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