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18:57:38作者:百科知识库
搜集整理了读《论语》有感、论语有感(1536字)、论语别裁读后感(1551字)、论语雍也篇读后感(1593字)、论语学而篇读后感(1603字)等1500字、16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供您参阅。
读论语有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三人行”不是三个人,是多人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这也许是孔子的本意,我为此有较深的体会。在我们一生中,有无数老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我们固然要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品格,作学问的方法和思路。他们的人生经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重要的财富。学习他们的优点是为了自己能有所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积累经验。品德修养好的老师都会毫不保留地告诉别人。即使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人生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毫无怨言地在某一岗位上的积累,也是一笔财富。退之,品德、学问不好的,甚至是坏人,坑害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学习,从他们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坏的根源,坑害我们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认真反省,自己不能这样坏,这样坏,是坑害别人的。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想,完全按照正常的规则和秩序,我们每个人都会受益的。我们也要向比我们年龄小的人,甚至很小的小孩学习。学什么呢?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走过的地方都比他们知道的地方多。摆好心态,我们学习小孩子的天真,单纯呀!可能会钩起我们儿时美好的记忆,也可减少成人间人事纠纷之争的烦恼。我们学习年轻人的时尚,学习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等等。总之,我们可以从各种人那里学习,丰富我们的学问和知识。
“行”还说明了孔子的思想:研究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上学习,还要在“行”中学习,即在实践和实际中学习。实践和实际中的学习更重要,别人对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不对的,认真反省,我会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看起来,讲起来容易,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该这样做。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多数人包括我在内能做到向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学习,认为自己能从中受益,有时会内心里和表情上显露出曾象某位大师学习过(那怕是见过)的得意,但有时出于傲慢心理,可能的竞争,而不愿意向比自己好的学习。这都不是很要的心态,我们应把学习作为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更难做到的是不原向自认为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认为自己是教授,是博士就了不得。博士仅是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多读了几年书而矣!其他的还差得远着呢?教授仅仅是一种技术职务的符号,仅限于他们的领域。每个人知道的毕竟都是有限的,就拿我的工作来讲吧!我号称是搞色谱的,实际上仅仅是气相色谱,仅仅是气相色谱的应用,仅仅是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在细说,仅仅是气相色谱在石油炼制中的应用,还没有涉及化工中的应用;再细说,八年时间,仅仅做了石油炼制中硫化物的工作,还不可能完全搞清楚,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我所不擅长的呢?怎样把实验室布局好,怎样安装管线好?都是我要学习的,此外,还有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管比我们高的还是低的(首先我们心里不要这样区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只有向有利于自己提高的任何人学习,才能收获,才能进步,才能提高。
我的另一感悟是:在我认真学习时,认真积累的同时,把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和过程告诉别人,使他们能吸取我的经验和教训,不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节省他们人生宝贵的时间,取得成功。然后再把这些事例告诉需要知道的人,以激励他们前进,也是很有意义的事。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把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告诉比我年龄小的人。通过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我将更认真地学习,并将心得再反馈给需要帮助的人。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如: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
成语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如:《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如: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成语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又如: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成语对不起:表示抱歉的客套话。如: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又如:对不起,我关上窗子,你不反对吧?。
读完《论语》,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感动,因为《论语》总是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真正的道理,让我们的心灵归于平静之中。读完了《雍也篇》,也令我从中获益匪浅。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但是,最令人感动的永远都是最为简单而真挚的东西。
《论语·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对于颜回所作的3次评价话语。可以说,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颜回,从这三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窥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616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叶堂酪印=褚苍蛲觯次藕醚д咭病薄4诱庖痪洌颐蔷湍芸闯鲅栈氐暮醚Р痪耄鬃拥牡茏尤В欢ú环η诜芎醚д撸鬃尤此笛栈厮篮笤僖裁挥泻醚д吡耍杉栈仄返率乔诜芎醚В以谑О苁辈换崆ㄅ谌耍换岽幼约荷砩险也罹啵皇俏约旱墓砗褪О苷页鑫奘慕杩诤屯寺罚⑶宜谇笱У墓讨胁环钢馗吹拇砦螅庋攀钦嬲那笱龋挥胁磺ㄅ环」拍芑竦谜嬲慕剑删痛笫乱怠?/p>
第二句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样看来,颜回不但勤奋好学,而且不为生活艰苦所困,是一个大贤者。他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地方,食物仅可以勉强果腹,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悠哉游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质的贫乏为意。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为自己所处的情况所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孔子才会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因为这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在现今时代,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尽管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如同颜回一般的安贫乐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爱是儒学的核心精神,而这句话正是孔子对于颜回的仁爱给予的高度肯定,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这个人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这样”。即使在艰苦的日子里,他依然奉行着孔子的教导,并且“其心三月不违仁”。从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这“恒心”二字。换句话说,叫做“贵在坚持”。世上事几乎无不适应这一规律。而仁心的修养也不例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不难的是“日月至焉”,难的是“三月不违仁”。我由此想到了近段时间的中国如同卷入了灾难的漩涡之中,先是干旱,接着又是玉树的地震,不幸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大家开始呼吁捐款捐赠物资,但是与此同时,我又想到了,每当灾难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十分重视公益事业,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会有那么一刻想起公益事业,想起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呢?我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特蕾莎修女,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公益慈善事业,我想说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只是在灾难发生之际,我们才开始关心弱势的人们,在平常的日子里,也需要我们有所尽力,我曾听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爱心就像用柴草点火一样,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点燃。而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只要有“仁”的引导,就容易被感动。要保持柴火不断地燃烧下去,那就得不断添加柴草。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要么缺柴草,要么懒得添加,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长久不熄的。只有像颜回那样的人,才能够做到一直不断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烧。
读《论语》,就如同是与圣人在对话。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人生经验可以穿越千年的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成语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如:《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又如: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梁斌《红旗谱》四二
成语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如: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如:这儿环境太嘈杂,居民不堪其忧。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应该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现在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现在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应该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成语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如: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成语沽名钓誉:沽名钓誉[gū míng diào yù],意指“沽名”,用手段谋取名声。语或出《廙别传》。“钓誉”,用手段谋取赞誉。语本《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沽名钓誉”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源]《廙别传》(据《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裴松之注引)初,廙弟伟与讽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於难。《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元始中,修功臣後,下诏曰:“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於制度,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制也。其赐弘後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典故]“沽名钓誉”系由“沽名”及“钓誉”二语组合而成。“沽名”在《廙别传》中可见。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於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後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钓誉”则见於《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於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着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後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最近在读《论语》。前几天读到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的。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绝对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多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今年还未过完寒假,由于学校有事,需要提前赶回去,临走的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别不好,妈妈一是舍不得我走,二是不放心我自己回去。因为耳朵后边长了一个血管瘤,还没有完全治好。一大早起来,她就帮我收拾着收拾那,生怕拉下什么。我在一旁一直嫌她啰嗦,把它装进包里的东西又都拿出来。好不容易能出发了,她又非要到车站送我,唉,我当时有种晕了的感觉,我都多大了啊,都已经光荣的成为人民教师好几年了啊,这要让我的学生知道了,还不笑死我啊。拧不过她,只好让她一起跟着,在路上我也没怎么理她,到了车站,一看排了那么长的队,心里的火相当的大啊,就在我冒火的时候,妈妈拿着一张票来了,原来她朋友在那卖票啊,走了个小后门。这时我才有点高兴她跟了来。上了车,她扒在车门口嘱咐我回去后,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生活,注意身体……全车的人都在看我,我羞死了,直赶着让她回去,好不容易走了。车还没开,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人叫我,抬头一看,她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袋子,递给我说:“这个时间回去就别做午饭了,给你买的火腿、面包、葡萄干,回去吃点,就睡午觉吧。注意身体,保持快乐,这次我真的回去了啊。”看着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的泪掉下来了,妈妈曾经对我说过,不管长多大,我都是她疼爱的女儿。
记得大学刚入学的第一天,父母一起把我送到学校,办完了所有的手续,然后去宿舍给我把被褥全都晒好、铺好,就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虽然也舍不得他们走,但还是假装坚强的劝他们快走,出门送他们上车的时候,我看到爸爸的眼圈红了,他匆匆的拉开车门,也没敢看我就上车了。我当时以为爸爸怕我留他,不让他走,所以才没敢看我,后来司机小刘叔叔告诉我,爸爸一上车就掉泪了,跟妈妈说:“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真是放心不下啊。”我一直以为爸爸是个冷血动物的,可就从那一次,我才知道爸爸对我的爱有多么深,只不过父爱是含蓄的。
所以我感觉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尤其是现在的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成语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如:钱钟书《围城》:“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又如:我不喜欢冷血动物。
成语娇生惯养:娇:爱怜过甚;惯:纵容,放任。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又如:她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也不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