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17:02:52作者:百科知识库
1、耀耩正专心致志地在默念皇甫曾的诗《遇风雨作》,戴着近视眼镜的代课老师出人意外地走到前面,要求他用“目无余子”造句,把他吓得人都发抖了。
2、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见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
3、前往新荣区新荣中学的公车上,紫云大哥哥给肖平和思佳讲解了“目无余子”的典故。
4、成语目无余子源自《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5、刚来中国的留学生Abel听同学讲:用成语“目无余子”造句是极度没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