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高中二年级读书笔记6篇1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6 11:38:31作者:百科知识库

高中二年级读书笔记6篇1600字

文章包含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566字)、《男生贾里》读后感(1559字)、《简爱》读后感(1571字)、凶案背后的秘密—读《十宗罪》后感(1558字)、革命书籍读后感(1625字)、我等你到三十五岁读后感(1625字)等1600字左右的高中二年级读书笔记6篇,供您参阅。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1600字

厚重的书页,撰写着五千年的沧桑,又铸造了无数傲岸的灵魂,比诸前人往事,放眼当下社会,华夏的血脉依旧传承,子孙们却是……的确,经济车轮飞速前进,难免会走过阴暗,滚过泥潭。倘若不能抵御诱惑,不能不染淤泥,不妖清涟,便只得坠入罪恶与黑暗的深渊,永远承受世人与良心的谴责。

曾多少人,日日夜夜手提灯笼,寻求真理。曾几何时,包拯凭借一身不撼山峦的正气,任凭你当朝驸马权贵,还是横行一方的翻江大盗,一喝京堂木下,心怀鬼胎的人们,何敢不从实招来?在正义的威严下,再坚硬的后台也掩盖不了罪恶的灵魂,一切浮于言表的虚伪和假象,只能是弱不禁风的衰草,轻加尘埃,不堪一击。

正气,是满腔热血的真爱,是恒古不失的节操,屈原不媚世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怀王排挤也好,顷襄王流放也罢,亦余心之所善兮,贵久死其犹未悔,哪怕世人皆醉,也终有清醒的一天,一筏龙舟,多少青年后生,拼搏奋进,一抖雄黄,多少鬼怪妖魔,为之胆寒。汨罗江水所掩盖不住的,是高洁的心灵,是傲岸的灵魂!

正气,是刺字入骨的母训,是不畏强权的勇气。缶武穆仰天长啸,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所看重的,不是荣华,不是富贵,而是血洗靖康耻,泯灭臣子恨,是要收拾旧山河,朝天厥!哪怕三十功名最终都化作了尘土,连性命也丢失在秦桧的谗言之下。相信历史的公正性,他的光辉形象必将在此长河中永存,流芳百世;反之,秦桧则只能遗臭万年,永远跪倒在人们心中最阴暗的角落。

正气,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超然,是置身田园的安逸,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改变不了黑暗,则要保重自身的光明。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

正气浩然,力拔山兮气盖世!

为人坦荡,无私公正惊堂木!

汨罗江叹,至死不渝离骚词!

忠心肝胆,慷慨淋漓满江红!

陇亩田畔,不媚世俗田园诗!

惜前人往事,回首当今社会,血脉依旧传承,奈何满地疮痍?五千年沧海桑田,沉淀了多少醇香精粹,当今社会,流淌着中华血液的儿女,汉堡爬上餐桌,西餐化作时尚,圣诞淹没元旦。外族入侵,可由战士们的鲜血从做抵挡。而今,面对文化的入侵,该当如何?

雨一直下……一直下,曾经听人说过,雨!那是上天的哭泣,那么,现在这无尽的愁雨,究竟是为谁而泣呢?

炎黄子孙,不知道是这些年改革开放过度了还是怎么,再也看不见一丝祖宗的血液,似乎养成了一种心态,凡是自己的东西就是糟糠,别人的就是精华,舍去几千年只会凝聚成的筷子,学习西方的左叉右刀。朝露昙花,咫尺天涯,八十年玉老,一夜枯荣,人生何其短,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短暂的什么能习得的知识本就是沧海一粟,又何必让国外的文明来充当呢,难道我们自己的文化就真是糟糠,一定要摄取外来的才能存活么!

横平坚直一个“中”

方方正正一个“国”

顶天立地一个“人”

这三个字,还有多少人真正的会写?悠远的历史早已被璀璨的灯火掩盖,二月十四的恋人是那么的甜蜜,传统节日的气氛却冷清的让人发抖。同胞们,醒醒吧!难道真的要让我们华夏文明就此葬身吗?

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课文——《最后一课》书中那位法国教师发的一声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得到了全球人民超越国界的赞同。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何尝不是最美丽的呢?只不过,它的这种美丽只有危急存亡之刻才会被人们发觉,才会被人们赞同。

外族文化的入侵对于我们,就好比“狼来了”来了一匹极其凶恶的狼,我们没有能力将其赶走,不过……我觉得,即使我们没有能力将其赶走,也没有必要,把我们身上的肉和我们的孩子,送到他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秉承心中浩然正气,与天共喊!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成语弱不禁风:弱不禁风[ruò bù jīn fēng],意指柔弱得禁不起风吹。语或本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後用“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源]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据《全唐诗·卷二三一·杜甫》引)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典故]“弱不禁风”形容物体柔弱得禁不起风吹,类似的语义在《隋书·卷四七·柳调列传》就可以看到。柳调当时为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在朝廷碰到他,拿柳调的名字来开玩笑,说他:“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柳条”是“柳调”的谐音,这话有暗讽着柳调行事立场如柳条般摇摆。这让柳调十分不高兴,当场驳斥杨素的不是。但“弱不禁风”一语,却要到如唐代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中间方有“弱云狼藉不禁风”句,用来形容稀疏的薄云禁不住风吹,一下子就被吹散了。这也许就是後代“弱不禁风”成语所本。这句成语在诗文多见,例如宋·杨万里〈三花斛·水仙〉诗说:“生来体弱不禁风。”讲水仙花的柔弱。再如宋·陆游的〈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诗:“红蜻蜓弱不禁风。”则用来表达蜻蜓的娇弱体态。今日“弱不禁风”一语,则多用来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成语鬼怪妖魔: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如:《说唐》第62回:“原来是鬼怪妖魔都来拜我生日。”又如:一派讲私利的,就是阿修罗部下的鬼怪妖魔。——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1回

《男生贾里》读后感_1600字

青春我做主

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的青春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但在我个人心中比较喜欢贾里式青春:敢想敢做,跌倒了就爬起来,碰壁了就换个方向,不时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体验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不知不觉感受到了人生,学习了哲理。所以,我心目中的青春就是一个“新”字——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希望。

说的夸张一点,青春时光就如《致青春》一曲中所唱的那样:疯了,累了,痛了;笑了,叫了,走了。

正如前文所说,每个人的青春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想在青春时光中做不同的事。比如陈应达和贾里。陈应达花了大把的时间看书学习,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连参加贾里的生日派对时也蹲在角落背英文单词;贾里则爱玩闹,干一些特别的事情,训练妹妹,帮助阿伦摆脱口吃,在戏院混票被罚洗厕所,甚至与歹徒搏斗。同样,每个人对青春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当校外的售货铺卖起卡拉OK机,严重影响教学环境时,陈应达打算转学,他不想浪费时间,于是选择了这种成本最低但只利于个人的解决方式,而贾里则向学生会求救,虽然求救无果,不过校报主编和贾里等班委起草了全校师生书,后来贾里又和班委写了捐款倡议书,解决了林武翔被店铺装修的砖瓦击中的事件。贾里的确因此花了许多精力,也被大家误会过,不如转学简单省事,但这是他青春时光的宝贵经历,他获得了陈应达无法获得的处世经验。当然,选择如何度过青春是他们的权利,无可厚非。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老太太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谈一场恋爱,不去尝试没试过的生活,只是每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我八十岁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有何用?”

所以,请不要笑话我们跌跌撞撞,或许我们年少无知,但我们在不停的探索尝试。无论我们多荒诞,多固执,多标新立异,请不要误会,我们只是渴望最潇洒的青春。

别让贾里成为神话

贾里等班干部解决了噪音影响教学以及林武翔受伤事件,开庆功会时,查老师说:“看来做一个中国的孩子需要为许多事操心,但是,中国的孩子也很幸运,因为能创造世界。坚强些,孩子们!”

对于查老师的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的孩子们需要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烦恼,但是现在以及长大后就有更多锻炼才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好比在白纸上作画,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若是在已完成的画作上,只能添一个人,添一株草。

这个想法有点道理,可我还是对此存有疑问。

就体制而言,是否把孩子们一头闷进应试教育的苦海中?就社会而言,是否有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孩子们学习、锻炼?就学校、家长而言,是否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就孩子自身而言,是否有这种积极关注和参与校内外活动、社会问题的意识?

目前,贾里的“丰功伟绩”还是个理想化的结局。中国的孩子们整日愁的就是作业、考试,参加的课外活动就是辅导班,全校一两千名学生中,只有十几名学生会干部有心有力组织一些活动,和社会打打交道,也难免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形式主义的影响。这种扭曲的格局必须打破,否则每代孩子都得操心同一件事情,创造世界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

政府和媒体要关注孩子们的烦恼,采取必要的行动;孩子们有创意或想法时,学校和家长要鼓励他们付诸行动并积极配合,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强求孩子们写报告,让孩子们从小远离形式主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降低考试和成绩的地位,给孩子们减压减负。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除了完成课内学业外,还能学习自己喜欢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可以在校内校外开展许多别有新意的活动,可以多多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也将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予以回应。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不再是一份表格,而是能让中国步入良性循环的,真正成功的教育体制。

成语标新立异: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意指新的独到见解,与诸家立论不同。◎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後用“标新立异”形容创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张,以表示与众不同。[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於二家之表,立异义於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後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後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典故]《庄子》一书是战国时庄周所撰。晋代的向秀曾经替《庄子》作注,可惜还没完成就死了,郭象接替他完成注释的工作。同时期也有很多著名学者研究〈逍遥游〉,但没有人的见解可以超越他们,直到支道林的出现。根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曾经和冯怀在白马寺谈天,席中聊到《庄子·逍遥游》。支道林对〈逍遥游〉这篇的见解新奇独到,不但“标新理”而且“立异义”,不仅超越了向秀和郭象两人,更是那些著名学者探索追求不及的。同样在《世说新语·文学》中另有一篇则载,孙兴公对王羲之称赞支道林说:“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王羲之刚开始不以为,待亲耳听闻支道林论〈逍遥游〉,果然一听就不想离开。《世说新语》这两篇原文中的“标新理”、“立异义”,及“拔新领异”,後来演变成“标新立异”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创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张,以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拔新领异:拔:抽出;新:新意;领:具有;异:指独特之处。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又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简爱》读后感_1600字

《简爱》是一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堪比中国的红楼梦经典的文学著作。

讲述的是,名叫简爱的女孩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在一波三折后终于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故事。

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也是一部被称为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夏洛蒂出版小说时是十九世纪,当时英国的工业仍旧遥遥领先于世界,但是女人的地位还是属于攀附,勃朗特三姐妹都是作家,这在当时看来是不符合女性气质与身份的,会遭到男士的唾弃。再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三姐妹还陆续发出著作,夏洛蒂想借这本书来表达对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不满,渴求平等、自由。

简爱一生都在追求着平等和自尊,不甘被世俗他人的目光所牵绊住自己前行的脚步,勇于拼搏,渴望得到认同。

她自幼失去双亲,在舅妈家饱受欺凌收到不平等的待遇,被送往寄宿学校,可是那里也没能好到哪去,管理人用一切庸俗的礼仪和偏见摧残孩子们的心灵和肉体,吃不饱穿不暖还时时刻刻担心受到责罚,一场瘟疫血洗了整个寄宿学院,将它的腐败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据说,夏洛蒂本人也是在一个修道院学习过,枯燥的说教,束缚着她们。夏洛蒂批判着当时社会对女人的不公,揭露当时腐败的政治教育,像解开腐烂了很久的尸骨盖,露出地下令人作呕的蛆。

简在那里学习了八年后成为一名家庭教师,来到罗切斯特先生家教导瓦伦,在一次次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接触下,简发觉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但碍于对自己的不自信迟迟没有流露,而罗切斯特也恰好被简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简提到,有个英格拉姆小姐,比她漂亮比她优秀比她端正,出身也比她高贵,她认为罗切斯特应该和英格拉姆在一起。她还绘画了一下英格拉姆小姐,告诉自己,自己比不上她!就别再妄想罗切斯特先生了!作者频频描写简相貌不端正,个子矮小,并非是想告诉我们“麻雀也有一天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而是相貌不是决定人的一生的一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付出才是最关键的,要相信自己,也许你没有那么差。

当简与罗切斯特举行婚礼时,意外得知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简伤心欲绝不甘做他人情妇,便动身离开。四处漂泊被圣约翰一家收留,牧师圣约翰和他两个妹妹都对简很好,当圣约翰向她提出结婚时,简犹豫了,圣约翰说想与她结婚并非是爱她,而是想要个好的助手。简突然想起了罗切斯特,感觉罗切斯特在呼唤她,于是便赶回桑菲尔德,发现那里的豪宅已然成为一堆废墟,原来是他的疯妻子放火烧了整个宅子,罗切斯特也失去了一只胳膊瞎了一只眼睛,简没有离开,而是和罗切斯特永远在一起。

这个结局可能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也是最好的结局。简一直渴望平等,现在他们真正地平等了,简不需要畏惧什么,也不需要在乎什么,只要能够一直这样下去,也就心满意足了。

当我在看简爱时,我被她里面的语句深深吸引着不能自拔,夏洛蒂描写景色非常精致,就像一副画一样在你面前栩栩如生,你甚至可以感到迎面的和风和白嘴鸦的叫声。我认为这也是她文章最出彩的部分之一,她用那金边镶的景色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所有的喜怒哀乐就这样活跃于纸上。

她的道德观念,她的理想,都活生生体现在她塑造的人物身上,她追求平等,她渴望地位,她崇尚自由,她不是当时典型的英国女人,突破了这个重要的关口,也让简爱这部著作永垂不朽!

最后送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

你认为我没有血肉,只是一架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任凭别人从我嘴里抢走我唯一的一口面包,任凭别人将我杯子里仅有的一滴生命之水泼掉?难道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穷苦,我没有显赫的背景,我长相平庸,我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你想错了——我的心同你是一样的,它丰富,它充实……我没有按照世俗和规矩同你说这些话,也不是在用血肉之躯和你说话,而是在用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说话。就好像现在我们一同穿过坟墓,站到上帝的脚下,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本来就是如此!

成语脍炙人口: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意指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人间美味,“脍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或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语出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後亦用“脍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源]唐·林嵩〈周朴诗集序〉(据《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乾符七年,闽城殒贼。悲夫!先生名朴,字见素。生於钓台,而长於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典故]唐僖宗乾符年间,周朴因遇黄巢之乱,不屈从黄巢而被杀。朴死後,僧人楼浩蒐其诗百篇,编成《周朴诗集》二卷。唐人林嵩为《周朴诗集》写了一篇序文,文中说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纵心灵於山林宇宙之中,视富贵如浮云。与当时的建州刺史李频、处士方干结为诗友,其间往来之诗作,都是“脍炙人口”,为人所称美传诵的好作品。文中“脍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後则亦用来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

成语永垂不朽:永垂不朽[yǒng chuí bù xiǔ],意指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语本汉·蔡邕〈胡公碑〉。[源]汉·蔡邕〈胡公碑〉(据《蔡中郎集·卷四》引)焕文德,伊胡后,应期运,作汉辅。喜中兴,膏民庶,泽洪淳,亶攸序。亘地区,充天宇,辚高逵,踵遐武。扬景烈,垂不朽,仰邃古,耀昆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典故]“永垂不朽”原作“垂不朽”。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人。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广。胡广,字伯始,东汉南郡华容人。官至太傅,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胡广熟悉典章,办事经验丰富,柔媚谦恭,不抵触任何人,在当时有“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惟胡公。”的谚语。灵帝即位时,胡广年已八十,仍代为太傅,老死任上。熹平六年,灵帝感怀胡广的恩德,令胡广的学生蔡邕为恩师作〈胡公碑〉,以纪念胡广。内容记载胡广对汉朝的贡献,并且颂扬胡广的事蹟必可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後来“永垂不朽”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

凶案背后的秘密—读《十宗罪》后感_1600字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这本书。“黑暗中透露着人性的光芒”这就是我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我相信作者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来写着本书。正如前言所写:“这篇都写了一些什么样的人呢?写的是: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盗贼、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者、流浪汉、赌鬼、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头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从上帝的角度来说,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儿女。我要将他们拢入怀中,如同簇拥的仙人球收拢花苞,然后将手中的黑暗呈现在世人面前。”隐秘在黑暗中的人性记起《雨夜幽灵》,这个案子剧情扑朔迷离、一波三折,当我为吓疯的非主流少年三锥所担心,为复活的死尸所疑惑、被连续不断的凶案所吸引时,我没想到凶手竟是三锥的父亲——简师傅,一位身患绝症不久人世的司机。杀人的原因只有一个:为自己不懂事的儿子攒生活费。看到这儿,我如骨鲠在喉般,只能将复杂的心绪化为一声深深的叹息。小时候常听“父爱如山”虽然嘴上明白,但实际…现在又一次看到这样如山的父爱,在一个被世人唾弃的杀人凶手的身上看到这种伟大的品质时我觉得我懂了。他除了一个杀人凶手的身份外还有一项伟大的职业“父亲”。他虽然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将孩子教育好,但对孩子的爱却是如此之深。可惜想法是好的,做法却是错误的。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其实仔细地想想在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当不懂事大的儿子在外犯了错警察找上们时,有多少的父亲都选择自己为孩子顶罪或犯罪,即使他们知道这是错误的也义无反顾。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无知带来的伤害人拥有许多不同的的人性:有善良的,邪恶的。我想起《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每个人生下来时都是懵懵懂懂的,因为外界的影响才慢慢开始改变……在书中有一个发生在东北三省一所大学的案件——《肢体雪人》。这个案件一共有四位受害人,她们都是309宿舍的女学生且都分尸。最后被凶手与一位出车祸而死亡的女生的头在宿舍楼下组成雪人。其恐怖的作案手法与案发现场血淋淋的场景,让我从震惊到恐惧再到恼怒。最后的真相却是那般的出乎意料:这只是一个痴情子送给爱人最后的一个补偿,他要给心爱的人一个完整的身体,所以,他用被他认为是凶手的肢体作为心上人的赔偿。从作者的字行间我知道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是犯法的,两个从小相依为命、浪迹天涯的孩子,在乞讨的日子里懵懵懂懂的发生恋爱,又在懵懵懂懂中犯下了错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能也就是这样一场悲剧上演了。想到这里,我只能为他们的遭遇独自伤感,但我想如果这两个人被好心人收养或者送到孤儿院再不济有人帮助他们一下多好啊!那么女生就不会乞讨时被撞死,男生也不会去复仇了。结局也不会那么的悲惨了。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幸运,在当下这个社会中人们多了许多的好心人和志愿者。他们每年救助许多的儿童,就连政府也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与法律。我相信在未来好心人与志愿者会逐一“下岗”因为那时他们已经没有“工作”要做了。看清无论是多么血腥的现场,无论是多么丑陋的场面,作者在书中都毫不留情的一一展现。我知道,这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对于这些罪犯,有的人恨他们作恶多端,有的人可怜他们出身不幸……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了解整个犯罪的经过,了解犯罪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对每个犯罪的过程做细致的解剖,去发现在所谓阳光下的真正黑暗。在我看来《十宗罪》中的每个故事都有悲惨的地方,书里的那些坏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坏的,往往都是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例如:从小被人抛弃﹑自身的缺陷﹑感情的冲动﹑金钱的诱惑等等很多因素造成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在看到这类案件时不要一味地批评与谴责凶手,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案件,这样也许会有新的体会,也许会探索到背后的秘密。

成语毫不留情:指人丝毫不给别人留情面。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6回:“恼的是这个狗官不知听了谁的唆使,毫不留情。”又如:他毫不留情地开除了她。

成语一波三折:一波三折[yī bō sān zhé],意指原指书法中的一捺,笔锋需作三次转折,使之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後〉。後用“一波三折”形容声音、文章的跌宕起伏多变,或比喻事情进行的曲折不顺。[源]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後〉(据《法书要录·卷一》引)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锺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另可参考: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後〉(据《太平御览·卷七四八·工艺部五·书中》引)[典故]“一波三折”本是书法术语。用笔时平捺称“波”。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拆笔锋:起笔束紧,颈部提起,捺处铺开,呈波折状,犹如水流自高处而下,穿涧而行,故以“一波三折”作比喻。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晋临沂人。其人品高洁,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後人称为“书圣”。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後〉中,王羲之提到,如果把一幅字写得平直呆板,像算盘珠子整整齐齐排在算盘上一样,就是只描出字的点画,而不是写字。从前锺繇的学生宋翼就常常这样写字,锺繇经常责斥他,吓得宋翼跑回家去,三年不敢来见。宋翼在家潜心研究锺繇所写的《笔势论》,颇有心得,经过数十年的苦学,终于成为晋代有名的书法家。“一波三折”这句成语,就从王羲文中“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笔势的曲折多姿,後则多借以譬喻声音、文章的跌宕起伏多变,或比方事情进行的曲折不顺。

革命书籍读后感_1600字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场奇迹的话剧,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原来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神往,最能影响世界前途”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放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征服了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是的,纵使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匮乏,环境殿堂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但中国……人却没有屈服和害怕;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一起,义无反顾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这中的历史重任,他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感动世界、震惊历史的英雄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毕竟,任何辉煌的业绩都需用努力去创造,我们应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嚼草根”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中学习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精神,无怨无悔的气概,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而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如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终完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就像司马迁饱受屈辱终着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像梵高孤独贫穷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价值连城的作品;就像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抚着琴键谱出优美的惊世曲调。

身处太平盛事,想想那些为了后来者的幸福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的长征英雄们,我们还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埋怨周围的一切吗?

历史的身影渐渐远去,此刻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感受长征先驱们创造的辉煌,体验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为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动之余无不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同时也对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圣和光荣。

当我真正静下心来,双手虔诚的捧着《长征》这部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时,才恍然体悟到那段血风腥雨史告诉我们,其实生命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也有荆棘丛生,要想人生美丽辉煌,就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路虔诚地走过,一路播撒希望的种子。人生的道路九曲十八弯,布满了荆棘,但成功者总是用希望之光照亮前行的旅途,用坚强忍韧的毅力开辟通向辉煌的康庄大道。

成语惊天动地: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意指形容声音很大。语本汉·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後用“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惊人。[源]汉·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虯,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後道游;孙叔奉辔,卫公骖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獠者,江河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雷起,隐天动地,先後陆离,离散别追,淫淫裔裔,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另可参考:汉·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据《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引)[典故]“惊天动地”原作“隐天动地”。汉朝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他的赋,词藻瑰丽,气韵排宕,为汉赋辞宗,影响当代及後世甚钜。司马相如以〈子虚赋〉得到武帝的赏识。在见到武帝之後,他又写了一篇〈天子游猎赋〉,也就是〈上林赋〉,献给武帝,文中藉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个假想人物的对话,大肆铺陈汉朝“上林苑”的壮丽,以及天子游猎的盛况,文章最後对天子贪恋游猎,荒废政务,提出讽谏。典源所收的内容节录自〈天子游猎赋〉,大意是说:秋冬交会时节,皇上乘坐华丽的车子,率领官员、随从出外校猎。他命令随身护卫他的侍卫击鼓,让猎人出击,以江河作为围挡野兽的栅栏,大山当作是了望楼,一时间车马奔驰,像忽然响起的雷声,声音很大,足以遮天动地。猎人分散四处,各自追逐自己中意的猎物,沿着山陵,顺着沼泽行进,人数多到像天上密布的云、倾注的大雨。後来“惊天动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声势惊人。

成语康庄大道:康庄:平坦,通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如:《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又如: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我等你到三十五岁读后感_1600字

最近看了南康的《我等你到三十五岁》,这是南康在他同性男友结婚后撰以寄情的一篇文章。很无奈细腻的文字,如果没有南康后面的自杀,也许这份初看的细腻便不会无端这般沉重而不可承受。看完南康的文章,我不禁思索起一个问题来:人的一辈子究竟能多爱一个人,甚至能够为爱去死?在小说里,爱与死向来是很高的境界,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出现这种事带给我们的思考又是什么?

爱情是否是生活的全部,当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给予否定的答案。生命那么短暂,要做的事情那么多,爱情那么虚渺的东西填不饱肚子。退一步来讲,人真的能够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吗?爱过的人或许会知道,把真心真正交到另一个人手上,任由别人去揉捏,他留他走都无法控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本质上来讲,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然而这只是我们一部分人的看法,我们没有这个权利用自己的框框架架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害怕付出太多没有结果,我们害怕陷得太深无法自拔,所以我们畏缩不前,甚至失去爱人的能力,然而在南康的世界里不是这样子的。他爱一个人,虽然只能在世俗偏见下小心翼翼而无可奈何地爱,但是他赌上了自己全部的心神。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人放弃了无数的岔道口一直走到现在,面前只有一条登上山顶的路,但他还是继续走下去,哪怕巅峰之后就是断崖深渊。

可是,向来情深,奈何缘浅。难过也好心痛也罢,终究是一场不得善终的爱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南康在送给男友的结婚礼物中写道。这是放下,也是不得不放下,更是放不下后无奈的祝福。在男友搬走后,南康彻夜难眠,“明明很累,躺在床上会陷入半睡半醒,昏昏沉沉的。偶尔听到一点大的声音,或是突然想起他,想起以前,整个人马上警醒过来,不可自抑地想东想西,再也睡不着,一直睁眼到天亮。”不知是否有人能够体会因为失去一样东西而深夜心悸惊醒的感觉,似乎什么都没有,又似乎满满的都是悲寂,仿佛与生俱来。在看到这一段话时,我忽然有点明白了南康当时那种茫然无助的心情。

“死生契阔,与子说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张爱玲说,这是最悲哀的一首诗,在生死离别之前,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却偏要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好像自己做得了主似的。求而不得,得而复失,我们做不得主的事太多太多,认准了便爱到底,这样的反噬只会把自己燃烧殆尽。所以才会有一边新婚燕尔,一边江中冰冷。我从未有太过鲜明的爱或憎,对于强烈的感情,是食髓知味,是烧火自焚,或者是万劫不复都无从得知。所以对于南康的自杀抱着一份不甘,死亡除了带来遗忘还会有什么?你从这个世界消失后,或许有人伤心,有人惋惜,有人愧疚,但总有一天会遗忘。就算是南康深爱的那个他,也总有一天会悄然放下的。

很想对南康说,“既然你比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更加热切地盼望他能幸福,为何又要以死来让他痛苦愧疚?这个世界就真的非他不可吗,真的宁愿死亡也无法重新接纳另一个人吗?这个世界谁离开了谁就活不下去,究竟是怎样的执念爱他到如斯地步?在还遇到那个人之前,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吗?如今那人离开,就当从未出现可好?继续满怀希望地去寻找可好?不祈求你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但是爱过一次失去一次,总以为你对有些事不那么介意了。”

情深不寿。过于执着的感情不会长久,用情太深的易有心病以致早亡,想必说的就是南康吧。他说:“我等你到三十五岁。”后又说:“想起以后,也许还要这样过很多年,就使人觉得恐惧,所以会害怕,也许不可能坚持到三十五岁了。”果真一语成谶。他在寒风料峭的三月纵身一跃,把自己埋入滚滚东去的江水中。从长沙的湘江到岳阳湘阴,一个人静静地走了那么多天。

木心说:“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但是像南康那样一股劲走到底的性子,怕是导管也会被堵塞。所以最后在此希望南康和他的爱人,如果不能携手终老,与子同袍,下辈子还是不要相遇的好。

成语万劫不复:万劫不复[wàn jié bù fù],意指佛教以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即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为“一劫”。“万劫不复”指人一旦堕入无间地狱,虽历经万次世界毁灭那麽久的时间,也不易投胎为人。语出《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经菩萨戒序》。後用“万劫不复”比喻无法挽救的行为或命运。[源]《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经菩萨戒序》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於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後代深悔。[典故]佛家称世界一成一毁为一劫。万劫,指极长的时间,有永远的意思。唐代李白〈短歌行〉说:“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西游记·第二回》说:“把你这猢狲剥皮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用的都是这个意思。至於“万劫不复”,这句成语本来是说人一旦堕入地狱,虽经万次世界毁灭那麽久的时间,也不易投胎为人。在佛教经典〈梵网经菩萨戒序〉中,劝人要“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意思就是要人如果自知有罪,要能忏悔才能安乐;不知忏悔,将加深罪恶。这篇经文另外还说:一个人如果不对罪恶存有戒慎之心,就容易纵情懈怠,所以不要轻视小罪过,以为没有关系。要知道罪恶之心就像小水滴,不去理会,终究会积满成大缸水,那就是大罪恶了。一个人在刹那间犯了罪过,死後将堕入无间地狱,虽历经万劫那麽久的时间,也不易回复人身。这就是“万劫不复”这句成语的出处和原义了。後来“万劫不复”被用来比喻无法挽救的行为或命运。例如:“他的毒瘾已深,已沦入万劫不复之境,想救也来不及了。”

成语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如:《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又如:他这样的人是不得善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