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初中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6 04:49:36作者:百科知识库

初中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900字

本文有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941字)、与梦同行—《LeiF日记》读后感(907字)、《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读后感(901字)、席慕容散文读后感(954字)、《高大的身影》读后感(918字)、北京的春节读后感(935字)、小团圆读后感(867字)、中国通史宋朝读后感(879字)等900字左右的初中一年级读书笔记8篇,供您参阅。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_900字

“青山不老埋忠骨,绿水有情祭英魂,红军精神放光芒,星火相传励后人。”11月29日晚,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关于长征主题的电影。其中《勃沙特的长征》这部电影更使我为之震撼,观看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勃沙特与红军,一起走过艰难的旅程,其中张大狗的形象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一个15岁的孩子。不畏惧国民党的邪恶势力。当红军的地图落在国民党手中时。他毫不畏惧,带着必死的决心,英勇地来到国民党的办公处。装作投降国民党的样子,混入到内部,并小心翼翼地把地图送回到红军处地图,给红军帮了大忙,一次当红军的队伍,正往前走时。空中来了两架战斗机,准备偷袭他们。张大狗看到后,赶紧用望远镜观察敌方的状况,发现敌方的阵地上有一片用白布摆成一个“王”字,他当时想也没想,就跑到别处去要白布,为了给敌机制造混乱,以挽救几百个红军战士的生命,他不顾枪林弹雨,跑到阵地前摆放“王”字旗,结果还未摆好,就中弹牺牲,他这种“牺牲小我,保护大我”的行动,彻底感动了我。是什么让他亳不畏惧?是信仰!以前我们的国家很落后,为什么会落后?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可现在,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变好,一步一步的变得强大,这每一步的变化,不正是我们中国人有共同的信仰吗?不同的人,有着同一个信仰,会迸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当你有了信仰,一切困难的事都会迎刃而解,从而支撑着你。

《勃沙特的长征》从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看待长征,并通过展现红军将士与勃沙特在理想信仰上的碰撞交融过程,生动再现了红军当年克服艰难险阻、寻求革命胜利的历史图景,阐释了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这一宏大主题。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的懂得,一个人活着必须要有他自己的信仰,为信仰活着。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习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此刻,我心灵深处为红军先烈们矢志不渝的信仰而震撼。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继续进行新的长征。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学习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成语艰难险阻: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又如: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考察任务。

成语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如:《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又如: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刘伯承《回顾长征》

与梦同行—《LeiF日记》读后感_900字

梦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是路,引领走向黎明。我无数次拿起那本《LeiF日记》。这本书虽然已经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触,泪流满面。LeiF出生在1940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里,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他曾经在日记里写着: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L叔叔是多么伟大啊,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的螺丝钉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者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出现在L叔叔日记中的一段。他认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挤”是挤出时间,“钻”是刻苦钻研攻克难题。他就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可是他却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坚守着自己生活的岗位,他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我们难道不是也应该学习雷峰叔叔,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吗?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LeiF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新世纪青少年,就要坚定爱国的信念,自觉承担历史使命。LeiF这种服从革命需要,时刻为祖国着想的坚强决心和博大情怀更树立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坚定了我们远大的决心,充斥了我们强烈的爱国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当我想起了这句话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LeiF那坚定的眼神,那激昂的语调,那字字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啊,生命虽有限,但奉献却是流芳百世,永不磨灭的精神!

LeiF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忘我奉献,忠于革命的精神汇聚在一起,凝成了唯独两个字——爱国!祖国永远在他的心中,他无时无刻都站在祖国母亲的立场和视角上,一切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我们呢,新一代的青年,不应该承接时代的接力棒,焊接历史和未来,引领后代吗?

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喊道:“祖国永远在我心中!去追逐那刚奋起的雄鹰吧!”

成语力争上游: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如: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又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茅盾《白杨礼赞》

成语艰苦朴素: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又如:我们首先上的一课是艰苦朴素的作风。——周而复《白求恩大夫》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读后感_900字

寂寥夜晚,银汉稀疏,独自倚墙,手里的书慢慢放下,一时无言。眼前浮现出纳兰容若的面庞,想起他的那首木兰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的前世,或许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是的,他的出生注定了他是一朵人间富贵花,但他却有了沉静如莲的心情,纳兰喜欢的不是燃烧的炽热,而是烟花散尽的薄凉。从纳兰的成长,到他的绽放,他用他淡淡的文字,细腻的笔触,安静的描写着他的淡薄凄冷的一生。他渴望的生活,是依山临水,在亭台赏荷饮酒,赋诗填词;是和一个妙龄女子偎依在轩窗下,相看明月。可是他注定又是孤独的,在繁华喧闹的舞台上,纳兰容若始终孤独地演绎真实的自己。他在台上指点江山,台下的人热情激扬,然而却永远无法有心灵的碰撞。关于爱情,纳兰似乎是幸福的,那么美好的青梅往事,如流时光。在一起的时刻,总是太短。纳兰的情,在那些关于爱的岁月里,洒落一季一季的芬芳。携手泛湖,青梅煮洒,宁静的夜,她为他红袖添香,玉暖罗帐。只是幸福的时光总是走的太快,任是无情也动人,不完满的爱情才总是让尘世的你我苦苦追寻,找寻那份完满的感动。只是他也是不幸的,一段段的美好,一次次的失去,纳兰的心里早已疲惫,在这滚滚红尘,他只想安宁栖息,做平凡的人,有平凡美好的爱情。想起纳兰容若,心中总是有种淡淡的忧伤,可怜他的时代与命运的断肠,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会觉得多年的跋涉,原来只是为了赴一场灿烂而又寂寞的结局。当我们看见眼前的桑田就是曾经的沧海,看到如今的世事就是过往的云烟,看到今朝的诀别就是昨日的相聚。其实,不过是将人间的一切撒手归还。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成语比翼连枝: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如: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又如:但愿你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

成语依山临水:靠着山,临着水。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如:北齐·杜弼《檄梁文》:“彼连营拥众,依山傍水,举螳螂之斧,被蛣蜣之甲。”又如:益州城西十五里,有道观焉。依山临水,松桂深寂,道流非修习精悫者莫得而居之。——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十六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_900字

读过席慕容散文的人,往往会被她那细腻动人的写作风格所感染。席慕容的文章取材广泛,充满温馨。

细细阅读,你会发现:她的文章平易朴实:山坡上的野草,孤独的大树,匆匆的过客,顽皮的小孩。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席慕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到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然后化为文字,与读者共享。文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读者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在席慕容的散文中,我喜欢她的《理想》。这是一篇短小却十分精炼的散文。通篇下来,你会觉得:理想的实现源于坚持。

散文的开头,作者说:这个世界太理想化了。作者并没有说错,作者在文中问道:如果没有理想,这个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杨的面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呢中并没有答案。但我想:如果没有理想,那么人们就是如机械般的重复工作,那么世界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有理想和肯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而存在的。

散文中说: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的确,在你实现你的理想之前,人们总是会一味的对你说:你不可能实现你的理想的,你的理想简直就是白日梦。如果,你因为人们的三言两语便放弃了你的理想,我会为你感到惋惜,因为你的轻言放弃;如果你听了人们的讽刺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时,我会为你感到自豪,因为你的坚定不移。理想终是理想,它并非梦想那样可望不可即。

席慕容在文中写道: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守鸭子的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也就是它,使得一个患病二十多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女孩写出那么多本喜悦和美丽的书。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死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相信坚信不移。

我想是的,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坚持和不放弃。哪怕失败,实现不了理想,他们也只是重头再来。理想就是你用努力、勤奋、不放弃浇灌出来的果实。

理想雨梦想最大的区别就是:理想可以通过努力、勤奋、不放弃来实现的。而梦想却是自己美好的幻想,可以实现它的人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实现不了梦想的人,是因为他们只有梦想,却不认为它也可以如理想般的实现的。

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的散文,席慕容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去好好思考了……

成语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如: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又如: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得天独厚,就在它有一片好水。——端木蕻良《曹雪芹》十八

成语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如:《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又如:他们走得很慢,然而是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茹志娟《澄河边上》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_900字

读完这本薄薄的书,陶行知的光辉形象又一次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回顾这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历史,陶行知先生的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精神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多少次的感动,多少次的坚强,多少次的汗水,都融入了苦难的岁月。陶行知,一个高大的身影,一位伟大的人们教育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书写了新的一页。

陶行知毕生从事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学生。一次,陶行知的学生胡同炳患上了脊骨炎,家里为了看病,想尽了一切办法努力筹钱。看病的钱还远远不够。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远在国外的陶行知立即化名“何日平”给在病床上的胡同炳写信慰问。还寄来了一些钱,捎来了几副药。陶先生用这一封封越过大洋的信传递着一份份不了的情。最后,胡同炳康复了,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还记得去年大地震时一位伟大的老师吗?当时全班正在上课,14时28分,无情的大地震咆哮着席卷了整个汶川时,那位老师冷静地组织学生逃离教室,一个出去了,两个出去了,三个四个……同学们拼命冲出了教室,可老师却依然在后面寻找掉队的孩子,“快!快”老师焦急地喊道,可是还有几个因害怕不敢走动的孩子,在课桌下躲着。墙壁摇摇欲坠,老师情急之下把那几名孩子塞到讲台下。当山崩地裂之时老师用自已血肉之躯挡住碎石砖瓦,用鲜血和生命为孩子们撑起屏障,当救援人员搬开沉重的岩石,老师的双手还紧紧抱着孩子们不愿松开……老师走了,孩子们活下来了。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催人泪下的一幕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错,那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他平凡而又伟大,他用生命的爱滋润着棵棵幼苗,这就是行知精神,也就是这种行知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人。

生活中,也何尝不是这样。当我遇到学习上的拦路虎时,老师会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小挫折时,父母会一次次深情的鼓励我。晚上,妈妈会上来帮我轻轻的盖上被子。冬天,奶奶会给我冲上一个温情的暖水袋。就在这爱的教育下,我们才能如此健康,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

照片上的陶行知,方方的脸,戴着眼镜,深邃的目光中透着点点爱的痕迹。陶行知,用爱的语言唤醒了一个个沉睡的生灵,用爱的力量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就如他墓碑前的四个大字——爱满天下。

成语拦路虎:旧指拦路打劫的绿林人物。今也指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如: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温是将门之子,绰号拦路虎,大王曾知否?”

成语摇摇欲坠:摇摇欲坠[yáo yáo yù zhuì],意指摇摇晃晃得快要倒下来。形容就要掉下来或就要垮台的样子。语或出《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源]《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於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後,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於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後,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典故]摇摇,是摇动不稳的样子,如《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若风将至,必先摇摇。”是形容物体摇动的样子。而在《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则引申有动摇危惧的意思。用“欲坠”加强其语意,“摇摇欲坠”有东西快要掉下来,很危险的意思。如在所引典源《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中,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但壮志未酬,希望天假以年,能让他完成先主刘备所托。古人认为,人的生命由天上的星宿决定,如果人死了,天上的星宿也会坠落。诸葛亮观察星象,指出一颗星星,称是自己的将星,众人观看时,发现这颗星星犹如病重的诸葛亮一样,光泽黯淡,好像快要掉了下来。“摇摇欲坠”这句成语就是用来形容就要掉下来或就要垮台的样子。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_900字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不仅仅是北京有隆重的春节,还有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的春节,也称得上是热闹啊!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们素有的传统习惯,也是全国人民素有的习惯。打扫完,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日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瓜果蔬菜,都要买齐全,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新衣服,准备过年时穿。在节日前要在家里的大门上贴红纸黄字的春联。还可以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福字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这些都是用来增添喜庆气氛的。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来。树木枯死,百草不生,年一走,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出现呢?就需要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算是增添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过了除夕夜,等第一声鸡鸣响起了,或者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就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

春节是个欢乐和祥的日子,愿每个人都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成语家家户户: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如: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地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又如:我们希望……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成语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如:汉·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又如:在鼾声此起彼伏中,领导人自己独独醒着。——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章

小团圆读后感_900字

文/马洪芳

《小团圆》这本书是我在单位的图书室找到的,在家搁放了好久才下定决心来看,我觉得小团圆更像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书,大概是把一辈子碰到的人事都写进去,发泄,记载。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张爱玲有过一刻的幸福,那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出现在《色戒》中,亦写在《小团圆》里。虽然没有找见那个真爱我的人,却再次被这句话打动了,至此把书搁置了一个礼拜。女人的爱往往是一种感觉,并非爱一个人,而是爱被人真诚爱着、真正重视的那种感觉。不曾被重视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张爱玲幼年及至长成,都是大家族里的边角料,她内心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累赘,所以不曾对任何人依赖,总是算计着是自己欠别人多一些,还是别人欠自己多一些。生活在被奉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现代独生子女是无法体会的吧。从小就觉得自己多余,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学会谨慎生存还来不及,又有什么样的闲情逸致去爱其他的什么人呢?她冷眼旁观家族来来往往的过客,致使笔下的男女亦冷静算计彼此的身价。直到胡兰成的出现,她纵然想放开地去爱,又怎么学得会放开呢?所以她收藏自己爱的感觉,很久之后才表达出来,她亦收藏妒忌的感觉,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心里将一生所遇见的人和事都记录在纸上,让这些逝去的人再次和她团圆了吧。它让一个人间俗世的张爱玲浮现在眼前,揭去那些神秘和神化,这个真实让人欣喜。当然,我也很清楚这毕竟是本小说。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成语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如: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又如: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成语时过境迁: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如:清·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又如:时过境迁,色衰爱驰,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孙犁《秀露集·石子》

中国通史宋朝读后感_900字

大宋中国封建王朝中一颗灼灼生辉的明星,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南北两宋两个阶段,共十八帝,国运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兵变,拥立宋州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定都开封,改周为宋,建立大宋王朝。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由来。

吸取教训,对内太祖为了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像,采取了抑武扬文,加强中央集权,剥夺武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为方针国策。统一全国后,对外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步进入治世。事有常反复,花无百日红,和平并不是一纸盟约可以稳固的,1004年景德元年(宋真宗),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侵宋,你来我往皆有胜负,辽无利可图后与宋议和,12月间(1005年)与宋订立和约缔结兄弟之国,白河为界。宋岁贡辽银10万两、娟20万匹,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再无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虽有万岁万岁万万岁,国祚万万年的山呼海啸,可是哪有真正的万万年之说,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靖康二帝被俘北宋忘。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南宋立。绍兴和议后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杭州),崖山落帝,宋亡。

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际远超盛唐。

宋王朝的文化也是文化长河中的璀璨巅峰之最,朱熹理学,儒学得以复兴,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史学大家陈寅恪言,华夏名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成语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如: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又如:你听说过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

成语花无百日红:花不能长开不败。比喻好景不长。如: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几曾见柳有千年绿,花都说有百日红,枉费春工。”又如:正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