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时
2023-02-08
更新时间:2023-09-02 18:23:43作者:
在7月11日,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成功进行了一次亚轨道飞行,很多新闻标题上说是首次太空商业旅行,但是看到新闻内容才发现,这艘飞船最高只飞了80公里的高度。再过几天,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也将乘坐自家蓝色起源的飞船实现一次亚轨道飞行,飞行高度很可能会超过维珍银河的80公里。
那么这些所谓的太空商务飞行的“亚轨道”是啥意思呢?这样才不到100公里的高度能算是太空旅行么?
亚轨道的高度一般指的是20~100公里的高度,这里介于飞机和卫星的飞行高度中间。而亚轨道飞行一般指的是飞行器能够达到100公里左右的亚轨道高度,同时这些飞行器的速度又不够快,不足以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这个区域空间中。
我们知道,想要让飞行器能够维持在轨道上飞行,那么它的速度就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28000公里/小时,一旦达到这个速度,就能够围绕地球持续飞行;低于这个速度的飞行器,不管它飞得多高,也只是在做抛物线飞行,最终都是要落到地面上的。
比如发射卫星的时候,大部分的一二级火箭壳体都能够到达很高的高度,但是最终这些火箭残骸还是会掉落回地球上,这些火箭壳体就是沿着亚轨道飞行的。而我们所说的弹道导弹基本上也都属于亚轨道飞行。
再说一个冷知识,其实美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自由7号,也是采用的亚轨道飞行,它的飞行最高点才187公里,整个飞船在太空中只停留了15分钟,比前苏联加加林乘坐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技术上差远了,只是一个仓促发射的产物。
所以其实亚轨道飞行和高度关系并不是很大,虽然亚轨道高度是20~100公里,但是有的亚轨道飞行器的高度也可以很高。只要是速度不够快不足以让自己在地球轨道上停留的,都可以看做是亚轨道飞行。
目前商业太空旅行方案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这种亚轨道飞行方式,只是高度可能不一样,维珍银河能飞100多公里高度,蓝色起源的飞船还要更高一些,但是即便是更高一些,也不代表这些飞船的技术难度就很大,和在轨的宇宙相比,这些亚轨道飞行器的难度还是要低上很多的。
所以这次维珍银河的首次商业太空旅行,在商业上的意义很大,但是在技术上的意义,并不像有一些营销号说的那么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你说能够提升普通人进入太空的门槛,这个象征意义还是挺大的。
现在问题来了,亚轨道飞行明显和在轨的宇宙飞船不是同一个概念,那么这种亚轨道飞行能算是进入太空么?
这个还真不好说,地球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一般是按照卡门线来区分的,而卡门线的高度是地球海平面上空100公里,所以从这个定义上看维珍银河其实还没有到达太空,但是已经很接近了,而且据说维珍银河设计高度是可以超过100公里,只是因为首次商业飞行为了保险起见降低了飞行高度。
勉强来说,维珍银河是能够实现太空旅行的,过几天的蓝色起源的飞船应该可以真正的跨越100公里的卡门线进入到太空中。
所以这些商业太空旅行也不完全是噱头,至少是摸到了太空的边缘,而且随着未来的发展,高度肯定越来越高,甚至将来高度超过400公里国际空间站高度的“亚轨道飞行”都是可能实现的。而且即便是100公里的高度,这里的大气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能够看到满天的繁星和地球的弧形,和真正空间站上看到的太空区别也不是特别大。
这样说来,只需要花几十万美元,就能够有这样一种独特的体验,哪怕是只有几分钟,这种感受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