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2 15:54:02作者:百科
[拼音]:tashifa
[外文]:tower process
硝化法制硫酸的一种方法。在硫酸工业发展史上是由于改革铅室法而获得成功的。1911年奥地利人C.奥普尔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塔式法装置。塔式法是以填充塔为主要成酸设备,其工艺原理与铅室法相同。由于塔内的填料提供了巨大的表面,使气体和液体得以充分接触,强化了扩散和吸收过程,导致二氧化硫的氧化和进一步的成酸反应绝大部分在液相(含硝硫酸)中迅速完成,所需的反应空间大大减少,与铅室法相比,用一二个不大的填充塔就足以取代为数较多、体积庞大的铅室,从而节约了铅材和投资。随着塔的壳体改为钢制,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也改用钢甚至铸铁制作,其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典型的塔式法生产流程(见图)
是使高温的含二氧化硫气体(见硫酸原料气)分别进入两个相同的填充塔,其中一部分气体进入脱硝塔,此塔的淋洒酸量较少,可制得含硝很少的产品硫酸,另一部分气体进入第一成酸塔。从脱硝塔及第一成酸塔出来的气体汇合后进入第二成酸塔。在两个成酸塔里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并进一步生成硫酸。离开成酸塔的气体中所含的氮氧化物,多半为一氧化氮,经过中空的氧化塔,适度氧化成三氧化二氮,在其后的三个吸硝塔内再为硫酸所吸收,生成的含硝硫酸用于淋洒脱硝塔和成酸塔。吸硝后的气体再通过高压静电除雾器,经捕集酸雾后排入大气。
塔式法的产品为76%硫酸。由于现代工业对硫酸浓度和纯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塔式法产品难以适应。为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式法渐趋衰落,目前世界上此类装置已为数很少。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70年代欧洲出现了一种改良的塔式法,用于处理二氧化硫浓度很低的工业烟气。一套利用含0.8%~1.5%二氧化硫烟气制成70%~75%硫酸的工业示范装置,曾于1979年在联邦德国建成投产。(见硫酸工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