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7:40:30作者:百科知识库
田鹀(学名:Emberiza rustica,英文名:Rustic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花九儿、花嗉儿、田雀、花眉子、白眉儿。东北人叫它花椒嗉,因它的嗉子的位置(胸部)有棕红色的条纹,像缀着花椒粒一样的装饰。雄鸟头部及羽冠黑色,具白色的眉纹,耳羽上有一白色小斑点。体背栗红色,具黑色纵纹,翼及尾灰褐。颊、喉至下体白色,具栗色的胸环,两胁栗色。腰棕色,并且有鱼鳞斑。雌鸟与雄鸟相似,羽色较浅,以黄褐色取代雄鸟黑色部分。不甚畏人。以草籽、谷物为主要食物。春季鸣声动听,常在灌木上鸣叫不停。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中文学名:田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rustica
英文俗名:Rustic Bunting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体型略小(14.5厘米)而色彩明快的鹀。腹部白色。
成年雄鸟:清爽明晰,头具黑白色条纹,颈背、胸带、两胁纵纹及腰棕色,略具羽冠。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白色部位色暗,染皮黄色的脸颊后方通常具一近白色点斑。
幼鸟:不甚清楚且纵纹密布。
亚种latifascia顶冠较指名亚种为黑,胸带及两胁纵纹红色较重。
虹膜-深栗褐;嘴-深灰,基部粉灰;脚-偏粉色。
叫声:鸣声为悦耳的颤鸣音,从高栖处发出。最普通的叫声为尖声的tzip。告警叫声为高音的tsiee。
田鹀辨识方法:田鹀腰棕色,并且有鱼鳞斑;田鹀腹部白色,纵纹棕色。
东北人叫它花椒嗉,在它嗉子的位置(胸部)有棕红色的条纹,像缀着花椒粒一样的装饰。 田鹀腰棕色,并且有鱼鳞斑。 田鹀腹部白色,纵纹棕色. 田鹀:雄鸟 田鹀:雌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眉鹀:腰棕色但无斑纹;喉部黑色;白色冠纹 田鹀 小鹀:腰灰褐色;耳后黑色;嘴灰色;胸和两胁褐色纵纹田鹀与白眉鹀的区别:两者雄鸟的脸部图案很相似,都具有耳后白色点斑,有时两者都略显头冠,较难区分,但是:
(1)白眉鹀具白色顶冠纹,而田鹀头无白色中央冠纹;
(2)白眉鹀雄鸟下颊纹粗黑,而田鹀雄鸟颏、喉白色而不是黑色。
(3)白眉鹀腰棕色,而田鹀腰虽然也是棕色,但具有显著的鱼鳞状斑纹。
田鹀和小鹀的区别辨识:
(1)嘴部区别:小鹀:嘴,灰色;整个嘴的颜色是均匀的灰色。有些鸟下嘴基部色浅。田鹀:嘴,端部灰色,基部角质色;从基部到端部,颜色从角质色到灰色有一个渐变过程。
(2)眼圈区别:小鹀:眼圈,浅色或白色,特点是明显和完整。田鹀:眼圈,不明显或不完整。
(3)耳羽区别:小鹀:耳覆羽棕色,边缘黑色;特点是耳羽的颜色同颈部的颜色不同,反差大;耳羽感觉明显。田鹀:耳覆羽灰褐色;同颈部的颜色相同,耳羽感觉模糊。
(4)腰部区别:小鹀:腰背灰褐色。田鹀:腰背棕色,呈鱼鳞状;这是田鹀一个重要特征。
(5)胸及两胁纵纹区别:小鹀:胸及两胁,具有黑色纵纹。田鹀:胸及两胁,具有棕色纵纹。
田鹀分布于欧洲从挪威、芬兰至美国、向东经西伯利亚至勘察加半岛、南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宁夏、甘肃、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新疆等地,多生活于平原杂木林、人工林、灌木丛和沼泽草甸中以及也在长白山海拔800-1000m 的低山区和山麓及开阔田野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Dauria。
田鹀为我国东部地区及新疆西部较常见的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田鹀堪察加亚种(学名:Emberiza rustica latifascia)。分布于西伯利亚、勘察加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勘察加的Rluchi。
2、田鹀指名亚种(学名:Emberiza rustica rustica)。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各省、宁夏、甘肃、新疆、华北、长江流域各省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Dau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