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7:31:29作者:百科知识库
寿带(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属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中文名寿带鸟,俗名别名有绶带、白带子、长尾巴练、长尾翁、练鹊、三光鸟、一枝花、赭练鹊、紫长尾、紫带子。 寿带在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野生鸟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它们喜欢在森林的下层捕食昆虫,是著名的农林益鸟。雄性寿带鸟有一条近乎自己身体3倍长的大尾巴,像一根长长的绶带。寿带有白色型和紫色型,这两种色型并非不同亚种。寿带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请不要捕捉伤害寿带。
中文学名:寿带
拉丁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
英文俗名: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王鹟科(Monarchidae)
中文属名:寿带属(Terpsiphone)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Less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8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寿带鸟身型优美,羽色漂亮,中等体型(22厘米,雄鸟计尾长再加20厘米),头闪辉黑色,冠羽显著。
雄鸟:体长约30厘米,成年雄鸟的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色辉光,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长达体躯的数倍,形似绶带。雄鸟易辨,一对中央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雄鸟具两种色型,均不同于紫寿带。
雌鸟:体长约18厘米。成年雌鸟羽冠较成年雄鸟短,尾羽也短,头、颈、羽冠黑色具蓝色辉光,其余羽色近似雄鸟,为赭色。雌鸟尾羽长度约为雄鸟的一半。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肤蓝色;嘴蓝色,嘴端黑色;脚蓝色。
寿带:雄鸟紫色型(摄于印度) 寿带:雄鸟白色型(摄于印度) 寿带:雄鸟幼鸟(摄于印度) 寿带:雄鸟幼鸟(摄于印度)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寿带雄鸟和紫寿带雄鸟的区别:紫寿带雄鸟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
寿带雌鸟与紫寿带雌鸟的区别:紫寿带雌鸟头顶色彩较暗且无金属光泽。
相比寿带,紫寿带极为少见,且今年数量呈下降趋势。
紫寿带:雄鸟 紫寿带:雌鸟寿带雄鸟有白色型和紫色型,这两种色型并非不同亚种,而是寿带的不同时期的羽色。
栗色型(紫色型) 寿带鸟雄鸟:紫色型栗色型(紫色型)寿带鸟,是青年期的羽色,其背部栗红色,胸部及腹部灰白色,尾羽栗红色。
寿带滇西亚种(saturatior)及滇南亚种(indochinensis)的雄鸟的栗色型赤褐,仅头顶为闪辉黑色;寿带滇西亚种(saturatior)具橄榄色羽冠。
寿带滇南亚种(indochinensis)的赤褐色较多;
白色型 寿带鸟雄鸟:白色型白色型寿带鸟,是老年鸟的羽色,其胸、背及尾均呈白色,并杂以黑色羽干纹。
寿带滇西亚种(saturatior)的雄鸟大多数为白色型,上体多黑色纵纹;
寿带普通亚种(incei)的白色型不到一半;
寿带滇南亚种(indochinensis)几乎无白色型。
寿带鸟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在山区较平原地带更为常见。喜匿栖树丛中,在东部沿海喜栖于水杉、槐树林,有时也高踞树顶上,平时飞行缓慢,而且往往仅飞短距离即停止,但捕捉昆虫时十分迅速。惯于灌木枝头穿行或跳跃,很少在地面活动。
飞时张翼展尾,长尾摇曳,绚丽多姿,极为醒目。觅食在空中捕捉各类昆虫,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鸟飞行时显而易见。通常从森林较低层的栖处捕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寿带鸟发出笛声及甚响亮的chee-tew联络叫声,鸣唱时枕冠耸立振展,鸣声激昂洪亮。其食物绝大部分是昆虫,植物性食物仅占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类、蝗虫、蝇类、金龟、松毛虫、金花虫、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鸟站在树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区求偶的歌。一周后开始营巢。巢多筑在小乔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隐蔽,常遭天敌和人为破坏。巢口圆,底部尖,呈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蜘蛛网纺织而成,内壁是由细草根、草茎、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构成。
一般外径7.6-9.0厘米;内径6.4-6.8厘米;深3.2-3.5厘米;巢距地面2-3米。一窝产卵2-4枚。卵的短径为15.5毫米,长径21.6毫米,重量为2.1-2.5克。卵呈椭圆形,色驼灰,其上布有栗色斑点。也有异色卵,呈黄白色或灰黄白色,被有浅褐色点状斑。雌雄鸟均孵化育雏,孵化期12-14天,留巢期10天。
寿带鸟在人为干扰下极易弃巢,特别是在产卵初期,弃巢之后在原巢附近重新筑巢。寿带鸟领域性极强,其他鸟进入其巢区,它们立即追赶,直到驱走为止。
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其他群岛。中国主要是东部及南部,包括东北及华北、江苏、四川、云南、广东、甘肃,以及东南沿海各省。
分布范围:土耳其、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incei繁殖于华北、华中、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saturatior为冬候鸟见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及西部;indochinensis繁殖于云南南部。一般甚常见于低地林,地区性高可至海拔1200米。
寿带鸟普通亚种(学名:Terpsiphoneparadisiinc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东、西至陕西、甘肃、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上海。
寿带鸟滇南亚种(学名:Terpsiphoneparadisiindochinensis)。一般甚常见于低地林,地区性高可至海拔1200米。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柬埔寨。
寿带鸟滇西亚种(学名:Terpsiphoneparadisisaturatior)。saturatior为冬候鸟见于广东和云南南部及西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寿带鸟喂食寿带鸟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由于它取食活的昆虫,以及捕食飞行中的蛾类和蝇类,这在笼养情况下很难满足,因此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由于其体态美丽,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已多方设法饲养,到目前为止,饲养供观赏时间均不足一年。
因此,请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伤害这些美丽生灵,爱它们,就离它们远点,而不是把它们关进笼子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