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7:11:38作者:百科知识库
白尾地鸦(学名:Podoces biddulphi,英文名:Biddulph’s Ground Jay)是鸦科地鸦属的一种,俗称沙喜鹊、沙鹊、新疆地鸦、沙漠鸟。为中国大陆的特有种,仅分布于新疆、甘肃。体长29厘米,通体沙褐色,前额、头顶至后颈为黑色,泛金属蓝辉色。翅上泛桃红色,整体外形美观大方,因此当地百姓称为其“沙鹊”。其栖息地为温带荒漠。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得出,目前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亟待保护。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近危。
中文学名:白尾地鸦
拉丁学名:Podoces biddulphi
英文俗名:Biddulph’s Ground Jay
命名作者:Hume, 187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鸦科(Corvidae)
中文属名:地鸦属(Podoces)
繁殖区:古北界 : n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3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体小(29厘米)褐色地鸦。嘴向下弯,具紫黑色短宽冠羽,颊及喉偏黑,眼先、眼圈、头侧及颈部皮黄,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辉光,飞羽大多白色,羽轴及羽尖近黑。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白尾地鸦:形态特征图 白尾地鸦:形态特征图分布范围:新疆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分布仅限于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1300米有胡杨分布的一个环状范围内。
2002年6月至2008年10月,科研人员多次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此鸟,经常雌雄为伴,证明了敦煌西湖是它的第二个分布地。
1874年的1月10日,一名受命在新疆地区收集情报的英国军事间谍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区以北低矮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群形似松鸦而尾部呈白色的奇异鸟类。Biddulph上校是一个鸟类爱好者,他捕杀了这群鸟中的一只并将其制成了标本。不久,英国业余鸟类专家、著名政治家Allan Hume在仔细研究了Biddulph的标本后,将Biddul-ph发现的这种鸟归于地鸦类,并将其命名为“Biddulph地鸦”,Allen Hume还在自己的手稿中称其为“鸦类中最华丽的一种”。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深入研究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
栖居荒漠灌丛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栖于灌丛。白尾地鸦属小型鸦类,其体羽毛呈沙褐色,嘴锋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极其适应荒漠干旱及多尘暴的环境;翅短而圆,很少长距离飞行;遇见人时,能发出“嘀、嘀、嘀”的鸣叫。它只出现在松软的沙质地面上,腿长而强健有力,善于在沙地上奔跑。
白尾地鸦在外形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长有鼻孔须,据马鸣先生介绍,这是白尾地鸦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可以阻挡风沙吹入鼻孔。此外,不同于其他鸟类,白尾地鸦的翅膀短而圆,飞行能力较弱,一次飞行的最长距离也不过500米左右,但极善于奔跑,当地的维族群众又称其为“克里遥丐”,维语意思是“奔跑如飞”。
由于飞行能力弱,加上白尾地鸦属于留鸟,无大规模迁移的习惯,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白尾地鸦惟一的栖息地。白尾地鸦是全球有名的“狭布鸟种”,又被称为“沙漠鸟”,除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纬37度至42度、东经77度~90度、海拔800~1500米的沙漠地带之外,极少能够见到白尾地鸦。正是由于身处沙漠腹地,人迹罕至,人类对于白尾地鸦的了解非常之少;同时,对白尾地鸦的研究缺乏直接的经济价值,所以,长期以来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白尾地鸦的系统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详细地了解白尾地鸦的生存习性,只是模糊地知道它处于濒危状态。马鸣先生曾经通过各种检索系统查阅了几乎所有有关白尾地鸦的文献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价值超过Biddulph、Hume等人的探险报告的文献。
白尾地鸦的巢大多在沙漠的红柳包或者红柳灌木群中,幼鸟由雌雄成鸟共同喂养,每小时喂3~4次,成鸟一天至少要回巢40回。因此,发现了成鸟的白尾地鸦,就不难发现鸦巢。2003年,马鸣及其考察队,在牙通古斯地区,就是用跟踪成鸟的方法,发现了一窝刚刚出生的幼鸟。
2004年4月,由马鸣等人撰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有物种——白尾地鸦》一书出版,书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鸦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白尾地鸦等是中国的特有种 (属),亦称新疆地鸦,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地区,已被IUCN等国际组织纳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单 和“世界狭布鸟种”之列,同时亦被编入《亚洲鸟类红皮书》(2001)之中。令人遗憾的是,近一百年来,所有的关于白尾地鸦的知识积累没有超出1874~1933年间的外国探险家们的研究水准。
本项目希望通过民间访问和调查,了解人们对白尾地鸦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宣传有关白尾地鸦的知识和动物保护思想。揭示白尾地鸦繁殖习性、种群结构、活动规律、栖息地特征及分布规律等。估计白尾地鸦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探索白尾地鸦的特异性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过程中对地鸦属与拟地鸦属的分异作用(形态的、生理的、行为的和生态的)。研究极端环境下动物的生存机制。
项目成果:
? 编写并印制了汉语-乌鲁木齐语对照的白尾地鸦保护手册。
? 在爱鸟周期间举办了白尾地鸦及其他物种的宣传保护活动,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 《新疆地鸦的分布与生态》正在撰写中,将于2003年底前出版。
? 完成了安迪尔河流域白尾地鸦繁殖现状访问与调查。
白尾地鸦是中国新疆的独有物种,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然而,至今白尾地鸦在中国仍未被纳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2004年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首次呼吁为白尾地鸦建立保护区,将白尾地鸦第一次纳入国人的环保视野。
自人类发现白尾地鸦的100多年以来,这种生存在塔克拉玛干的最大的鸟种数量不断减少。据Biddulph、Hume等研究者在巴楚地区的考察报告中显示,白尾地鸦当时还是一种“经常可以见到”的鸟类。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目前,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作为濒临灭绝的鸟种,白尾地鸦已被编入了“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
濒危因素 白尾地鸦白尾地鸦数量骤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影响了白尾地鸦的生存,特别是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直接威胁了塔里木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了白尾地鸦的生存。以及农牧业对白尾地鸦栖息地的压缩,家畜如骆驼喜食嫩枝影响白尾地鸦筑巢,沙地植物的减少等等。
其次,对鸦类的捕杀,是造成白尾地鸦减少的直接原因。白尾地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在人类定居点附近的垃圾堆活动,因此常常遭到捕杀。
此外,天敌的威胁是白尾地鸦数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沙漠腹地出现了一些石油营地,相应地吸引了一些猛禽和猛兽,如鹞鹰、隼、狐狸、野狗等等。据石油工人反映,一旦有猛禽出现的地方,白尾地鸦的数量就会锐减。白尾地鸦飞行能力较差,奔跑速度又不如鹰、隼等猛禽,沙漠平坦的地貌又使得白尾地鸦易于被发现,因此无法逃脱天敌的捕杀。而狐狸、野狗则是白尾地鸦巢、卵、幼雏的头号天敌。马鸣的工作小组曾在沙漠狐狸的粪便中发现过大量白尾地鸦的羽毛,就是证据之一。
保护进展 白尾地鸦目前,国内外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尚且处于一片空白。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马鸣领导的“新疆地鸦研究小组”开始第一次系统地从事地鸦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这一工作,先后得到了全球绿色资助基金、香港观鸟会、“中国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鸟会及经团联自然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从2002年开始,白尾地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学者奖励基金”及“所长奖励基金”特别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鸟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等对其都有一定额度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目前,通过研究,马鸣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对白尾地鸦的生活习性、分布状况和物种数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