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7:01:59作者:百科知识库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英文名:Pelagic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
海鸬鹚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拉丁学名为Phalacrocorax Pelagicus。在中国繁殖于东部的山东沿海岛屿,冬季迁飞至东南部的福建省、台湾省沿海一带越冬。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
中文学名:海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英文俗名:Pelagic Cormoran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太平洋 : 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命名:Pallas,1811
英 文 名:Sea Cormorant
中文俗名:乌鹈
生态环境:海鸟,活动于隐蔽的沿岸的海水海湾及河口,亦在宽阔的大海中,营巢于海边峭壁或岩穴间
地位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 海鸬鹚 Phalacrocorax pelagicus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国内分布:见于黑龙江(绥河, 兴凯湖), 辽宁(大连, 旅顺), 河北(北戴河)为旅鸟, 冬时南迁沿海一带至福建及广东
国外分布:太平洋北部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一带,包括勘察加半岛。
主要分布省份:河北、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台湾。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兴凯湖、蛇岛--老铁山、黄河三角洲 。
海鸬鹚体长约73厘米。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繁殖期内头顶和头后部各具羽冠。嘴基内侧和眼周为红褐色。下体体侧具有较大的白色斑块。眼部为绿色,嘴为黑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并具有橙色小突起,脚为黑色。
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据说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海鸬鹚也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留给成群的海鸥食用,对于自己则减轻了体重,加快了飞行速度,利于迅速逃避敌害。
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一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较晚。在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
它的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
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约70厘米。它们早已习惯了这里渔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成群结队的海鸬鹚便盘踞在渔船附近的船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的杂鱼。渔民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掉,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
孵化海鸬鹚蛋一般让母鸡代孵。孵化用的蛋要选择产后3~5天内的新鲜蛋,如果种鹚蛋少,可采用逐个添孵的方法孵化。即当生有几个蛋时就让母鸡代孵,以后生一个添一个,一般每只母鸡可孵10个鸬鹚蛋。孵化期间要让母鸡吃高能量饲料,以保证鸡体产生足够的体温。正常情况下,经过28天孵化,幼鹚就可出壳了。
幼鹚的培育主要抓保温和喂料两个环节。刚出壳的幼鹚身上无毛,防寒能力极差,因此,要及时取出用火烘或蒸汽保温。方法是用一只小篮子,在篮子的底层垫棉花,上层用稻草铺好,四围和盖子用棉花包好,盖上留一通气孔,并插上一支温度计,再准备一只火炉和木架。若是用蒸汽保温,应准备一只陶瓷缸或金属容器,里面装入开水,缸底烧火保温。然后把装有幼鹚的篮子放在木架上用火烘,或者放在容器上用蒸汽蒸。温度应控制在38~38.5℃,并日夜看守。幼鹚7日龄时开始长出绒毛,这时可以逐渐降低温度。
幼鹚选料很讲究,开头几天只能吃细小的泥鳅(去掉刺骨)剁碎,每天喂3~5次,每次喂一条小泥鳅,人工填食,将嘴掰开,用一削成楔形的竹管挑食填到口腔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喂量逐渐增加,次数适当减少。一个月后,幼鹚就可吃小鱼了,有时鱼紧缺时,也可用豆腐、猪肉等代替,但取代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能短时间填补。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雌鹚60日龄左右,雄鹚80龄左右粗毛长齐。逐步放入河中让其自由戏水。100日龄后逐渐在老鹚的带领下进行捕鱼调教。150日龄后就可逐渐进行正常捕鱼。
海鸬鹚无论是幼雏还是成年,均采用人工填喂,饮水也是如此,下河捕鱼时,只要每天晚上填补一次就可以了,白天不要喂,这样可促使其多捕鱼。饲料主要以鱼为主,虾和肉以及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为辅,通常每天喂一次,一次需300~500克。
海鸬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身体的羽毛为黑色,颈部缀有白色的细羽,并且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身体的其余部分则具有绿色的光泽。海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