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信号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15:18:51作者:百科知识库
鹮嘴鹬(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英文名:Ibisbill)是鸻形目的单型科鹮嘴鹬科中的唯一一种。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因而得名。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
中文学名:鹮嘴鹬
拉丁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英文俗名:Ibisbill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中文属名:鹮嘴鹬属(Ibidorhynch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nw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体大(40厘米)的灰、黑及白色鹬。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翼下白色,翼上中心具大片白色斑。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脸微具不清晰的白色羽尖。
幼鸟:上体具皮黄色鳞状纹,黑色斑纹不甚清楚,胸带黑褐色,白色胸带缺失,腿及嘴近粉色。
虹膜-褐色;嘴-绯红;脚-绯红。
叫声:重复的响铃般的Klew-klew声,似沙锥;也有响亮而快速的似中杓鹬的叫声tee-tee-tee-tee。
鹮嘴鹬:繁殖羽,头部 鹮嘴鹬:非繁殖羽 鹮嘴鹬:幼鸟 鹮嘴鹬:雏鸟鹮嘴鹬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国外分布于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国家至印度阿萨姆。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地方性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留鸟见于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南部及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北部。迷鸟见于西双版纳(云南南部)。
鹮嘴鹬栖息于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的溪流和多砾石的河流沿岸。分布的海拔高度从东部的近海平面到西部的45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冬季多到低海拔的山脚地带活动。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
鹮嘴鹬主要食蠕虫、蜈蚣以及蜉蝣目、毛翅目、等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小鱼、虾、软体动物。常单独或成2~3只的小群在河边砾石滩上,用长而弯曲的嘴在砾石缝中探觅食物,或将嘴倾斜地伸入洞穴中掏捕食物。有时也在地面或水面直接啄食,有时甚至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也沉入水中,用长而弯曲的嘴探捕水底食物。
鹮嘴鹬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营巢繁殖。4月初至4月中旬雄鸟即开始呜叫和追逐雌鸟。4月末5月初对即形成,并开始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河岸边砾石间或山区溪流中的小岛上。巢甚简陋,主要在砾石间稍微扒成一浅坑,内无任何铺垫物,或仅放一些小圆石。
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绿灰色或灰色,被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3×34~3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